張冶中嘆了口氣,語氣突然變得低沉起來:
“方默,今天是11月26日。
前幾天經過會議,已經做出了決定,上邊準備遷都山城。
不日,領袖就要飛赴江城,統籌全局。我也被點名隨同前往。”
方默心中一動。
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
怕不是就在這個會議上老唐主動請纓……
張冶中也注意到了方默的沉默。
他的目光變得無比凝重,看著方默:
“這金陵城的防務,這首都的安危,乃至城內數十萬軍民的身家性命,接下來就要托付給你們這些留下來的將領了。”
方默神色一肅:“職部定當竭盡全力,死守首都。”
“守……”張冶中咀嚼著這個字,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表情,“目前,湘軍的老資格,唐將軍已經主動向領袖請纓,要求留守金陵,決意與城共存亡。”
他壓低了聲音:
“唐公是革命元老,資歷深厚,而且……嗯,他與上邊的一些舊事,你大概也有所耳聞。
他此番主動請纓,姿態很高,各方也都樂見其成,衛戍司令一職,非他莫屬。具體……你懂的。”
方默心中了然,默默點頭。
作為穿越者,他當然懂。
老唐與最高統帥之間的齷齪恩怨多了去了。
這次他如此高調地表態要死守金陵,在外人看來,簡直就是以死明志,要學當年的史可法,用一場悲壯的犧牲來為自已搏一個千古流芳的美名。
最高統帥那邊,恐怕也是樂得借此機會,將這個不太聽話的老資格送去“成仁”,一舉兩得。
所以此刻,無論是張冶中,還是金陵城內的其他知情人,無不對唐將軍“肅然起敬”。
認為他是一位抱有必死決心的悲情英雄,對他寄予厚望,并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權限。
又有誰能想得到,歷史上,當鬼子真的兵臨城下,炮火連天時,這位高呼“與金陵共存亡”的司令長官,會自已先乘船跑路了呢?
方默內心泛起一絲苦澀和荒謬感。
他知道真相,卻無法說。
畢竟這時候的唐司令真的很大義凜然,即便他有滬上孤狼,大夏之虎的美名,也不可能越過資歷甚老的唐將軍取得金陵保衛戰的總指揮權。
“唐公忠勇可嘉,令人欽佩。職部定當服從唐司令指揮,同心協力,保衛首都。”
這一刻,方默也只能先說點場面話。
張冶中欣慰地點點頭:“你有此心,甚好。切記,精誠團結,方能克敵。你的69軍,將是守城的中堅力量,務必盡快整補完畢,形成戰斗力。”
“是,文白公放心。”
又交代了一些細節后,方默告辭離開。
坐在返回駐地的車上,他看著窗外蕭瑟的冬景和倉惶的人群,心情沉重而又充滿決絕。
距離歷史上那座城市陷落的日子,12月12日,還有一段時間。
他不知道民國時的金陵作為首都一共有多少百姓,但想必100萬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