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乘坐的.250/3半履帶指揮車也緊隨其后過了河。
再后面,則是野牛ii自行步兵炮和卡車拖拽的重炮。
整個渡河過程緊張有序,效率極高。
當然,那兩輛56噸重的虎式重型坦克,依舊安靜地躺在方默的系統空間里。
它們的重量遠超浮橋的承受極限,只能等到關鍵時刻,再由方默直接“投放”到戰場。
它們的車組人員,此刻則搭乘著卡車跟隨部隊前進。
龐大的車隊很快全部通過河流,繼續向著目標區域疾馳而去,揚起漫天塵土。
如此大規模的機械化機動,自然難以完全瞞天過海。
不久后,一架鬼子用于戰場偵察的九五式水上飛機從云層中鉆出。
飛行員俯瞰大地,看到下方那支浩浩蕩蕩、煙塵滾滾的鐵甲洪流時,嚇得差點從座位上跳起來。
他慌忙抓起無線電發報機,向后方發送緊急電報:
“發現大規模敵裝甲部隊,正沿公路向北快速推進,規模極大,至少有數十輛坦克,上百輛車輛。”
------
第3師團師團長藤田進中將的指揮部,設在一處相對安全的村莊里。
天色漸晚,夕陽西下。
盡管師團部里那些年輕氣盛的少壯派參謀們極力主張連夜行軍,盡快完成對方默部的合圍。
但吃夠了方默虧的藤田進這次學聰明了。
他堅決否定了夜行軍的提議。
大夏軍隊或許缺乏重武器,但夜戰和近戰一直是他們的傳統優勢。
更別提這方默,上次就是在夜里圍殲了他的第68聯隊。
在情況不明的黑夜中行軍,極易遭到伏擊。
“命令部隊,就地選擇有利地形駐防,構筑野戰工事,嚴密警戒。一切行動,等天亮再說。”藤田進下達了謹慎的命令。
于是,步兵第29旅團下轄的步兵第34聯隊在前,第5旅團的步兵第6聯隊和其余殘部在后,開始選擇合適的地點扎營。
鬼子兵們熟練地挖掘散兵坑,架設機槍陣地,布置鐵絲網和障礙物。
十幾輛八九式中型坦克、九四式超輕型坦克和九二式裝甲車被部署在營地外圍,作為掩體。
師團部的通訊兵則開始架設大型天線,打開大功率無線電臺,試圖與后方的派遣軍司令部取得聯系,匯報情況并接收指示。
(二戰時期,大部隊行軍過程中一般沒法架大型天線聯系遠距離的后方,只有停下來才行)
一切看上去都井井有條,符合操典,常設師團的軍事素養體現的淋漓盡致。
藤田進對自已穩妥的安排頗為滿意,正準備喝杯茶休息一下。
突然,一名通訊參謀臉色慘白地沖了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剛收到的電文。
“師團長閣下,急電!
是派遣軍司令部,他們正在用明碼反復呼叫警告。”
“納尼?”
“司令部警告我們,有一支大規模的大夏裝甲部隊,正向我師團所在位置高速襲來,預計……預計很快就要到了。”
“怎么可能?!”藤田進手中的茶杯“啪”地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一把搶過電文,眼睛飛快地掃過上面的文字,臉上瞬間失去了血色。
“怎么可能?!大夏哪里來的什么裝甲部隊?!
快,命令各部,最高警戒,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