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利用滬上復雜的地形,盡可能多地殺傷鬼子有生力量,賺取功勛值,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自身實力。
第二,在滬上戰役的最終階段,要想辦法力挽狂瀾,至少保證友軍主力是“撤退”,而不是“潰散”。盡可能多地為大夏保留一分元氣。
第三,一旦退守到金陵,首要任務就不再是殲敵多少,而是堅守。不惜一切代價,堅守足夠長的時間,久到能讓城內的數十萬百姓安全撤離……
就在他理清思路,準備返回閘北警察局,沐浴焚香,好好享受一番“35連抽”的快感時,一名傳令兵騎著自行車飛快趕來。
“報告,集團軍司令部急令,張總司令請您立刻前往南翔一趟。”
-----
方默在老熟人李副官的引領下走進指揮部,立刻感受到了無數道目光聚焦在自已身上。
有敬佩,有好奇,也有一絲難以掩飾的嫉妒。
“方旅長,辛苦了,快坐。”張冶中將軍從地圖前轉過身,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贊賞,親自招呼方默坐下,甚至親自給他倒了杯熱茶。
“方默啊方默。”張冶中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得過分、戰功卻彪炳得嚇人的愛將,語氣中充滿了感慨,“你小子,這次可是給了老子一個大驚喜啊!”
他拿起桌上厚厚一疊電文和報紙,遞給方默。
“看看吧。‘方默’這兩個字,現在已經傳遍大江南北,成了家喻戶曉的抗倭英雄了。”
方默接過一看,只見《申報》、《大公報》等各大報紙,都用最醒目的標題報道著“吳淞大捷”。
上邊甚至有他的半身像,也不知道他們從哪弄來的。
甚至還有不少海外僑胞團體發來的賀電和捐款清單,很多都指名道姓要捐助給方默將軍的部隊。
“民心所向,輿論鼎沸啊。”張冶中欣慰地說道,“你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現在全國民眾的眼睛都看著你呢。”
方默放下報紙,心里已經樂開了花,這畢竟是全國聞名嘛,面上依舊謙虛道:“保家衛國,分內之事。全賴將士用命,上峰指揮有方。”
張冶中滿意地點點頭,不驕不躁,是塊好材料。
“功必賞,過必罰。你立下如此奇功,表彰和嘉獎是必須的。”
他正式宣布:“軍政部已經下達命令,你的銓敘軍銜(正式軍銜),正式由中校提升至少將,與你的職務相匹配。”
從一個小小的閘北分局局長,到實授少將旅長,這升遷速度,堪稱萬戶飛天。
但沒有人能提出異議,這是實打實的軍功堆出來的。
“不過,這還不是全部。”張冶中壓低了聲音,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已經向金陵方面為你爭取到了第109師的番號。”
“109師?”方默心中一動。
這個番號他知道,曾是東北軍的勁旅,被那邊一舉殲滅后便空懸至今。
“等到滬上戰役結束,論功行賞之時,便會正式任命你為第109師師長。屆時,你現在的獨立第21旅的番號,我也會想辦法幫你保留下來。”
張冶中輕輕拍了拍方默的肩膀:“好好干,小子。到時候,你可就是手握一師一旅,名副其實的方軍長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