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拂曉。
震耳欲聾的炮聲撕裂了滬上短暫的寧靜,宣告著全面總攻的開始。
大地在顫抖,國軍集中了幾乎所有能用的重炮,向著虹口、楊樹浦的鬼子核心陣地傾瀉著復仇的鋼鐵風暴。
沒有了“出云號”這個移動炮臺203mm巨炮的威脅,國軍的炮兵終于能放開手腳。
尤其是從金陵調來的150mm重榴彈炮群,漢斯造的sfh18和國產遼造十四年式150毫米榴彈炮(把兄弟少帥的遺產)怒吼著將成噸的炸藥砸向虹口公園附近的鬼子預設炮兵陣地,將其火力死死壓制。
天空中,雙方的戰機互相糾纏、撕咬。引擎的尖嘯聲、機槍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
失去了旗艦和部分防空火力的鬼子艦隊顯得有些混亂,大夏空軍則抓住機會,與來襲的九六艦戰激烈搏殺,并伺機對鬼子海軍司令部投彈。
雖然數量上,大夏空軍依舊處于劣勢,但那份敢于亮劍、爭奪天空的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地面部隊的士氣。
只是霍克iii作為一款小型雙翼飛機,其只能掛載250或500磅(226kg)的小型炸彈,面對擁有厚重混凝土的鬼子海軍司令部大樓實在難以奏效。
地面上,舉著望遠鏡抬頭看天的方默忍不住咂了咂嘴,沒辦打,這時候各國空軍對這種要塞都沒啥好招,漢斯還能出動帶著1噸大炸彈的斯圖卡俯沖轟炸機炸或者用150榴彈炮換裝穿甲彈射擊。
而重火力武器基本全靠進口的大夏,就只能靠將士們的血肉之軀了。
-----
一江之隔,相對“平靜”的高盧租界內,氣氛卻異常凝重。
橫濱正金銀行滬上分行內,此刻一片狼藉。
高盧租界巡捕房總探長杜邦,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
他身邊站著一位穿著考究西服、眼神陰鷙的鬼子中年人——名義上是正金銀行新任“經理”小野三郎,實則是海軍情報部門的高級特工。
陪同他們的還有高盧租界駐軍指揮官,皮埃爾少將。
三人正站在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地下金庫入口處。
眼前的一幕讓這些見多識廣的人都感到了深深的困惑和一絲……寒意。
“上帝啊…”皮埃爾少將蹲下身,用戴著白手套的手指用力按了按金庫門前的水泥地面。
那里布滿了蛛網般的深刻裂痕,甚至有幾塊區域被硬生生壓碎、下陷,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帶有履帶紋路的巨大凹坑。
“這…這需要多大的重量?至少30噸以上?而且必須是集中施加的。”
杜邦探長指著空空如也的金庫內部,聲音干澀:
“根據幸存職員模糊的描述和現場痕跡判斷,襲擊者從破門到搬空金庫,整個過程不超過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