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在安城。
陳青峰這幾天終于把發電廠的事情搞定了。
不過第一步就是投資電解鋁廠。
兩邊的建設是需要同步的,同時唐家也需要從海外采購貨源。
安城的地理位置有點特殊,距離首都很近,所以雖然不靠海是個內陸城市,但距離海邊也不遠。
這樣一來安城就可以享受港口的便利,從外面運進來的鋁礬土,經過運輸之后,在港口卸到火車上,然后再經過鐵路運到安城,成本上非常的有優勢。
然后再把這些鋁礬土經過一系列的轉化,變成鋁制品。
現如今國內的鋼鐵市場已經出現了飽和,但是鋁制品不一樣。
因為是高耗能的產業,所以對國內的電力供應考驗非常大,所以電解鋁算是如今國內冶金市場上為數不多幾個,不被上面認為是產能過剩的行業。
在這種情況之下,陳青峰的項目,獲批的手續進行的很快。
當然想要建設完成,起碼需要幾年的時間。
發電廠的工期預計要一年多的時間,至于接下來的電解鋁廠,時間差不多也一致。
不過要是電解鋁廠正式建成之后,可以臨時先用電網的電。
陳青峰記得,九十年代的時候曾經有一波國內的裝修潮。
怎么說呢?以前人們對于居住環境是沒有什么想法的,家里只要是水泥地,然后刷刷白墻,基本上就滿足了。
那個時候人們的追求還是三餐頓頓有肉,家里能有幾樣家用電器?
但是在九十年代,這些目標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更高的追求包括擁有私家汽車,住別墅之類的,這些距離老百姓的門檻實在太高。
可是老百姓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所以九十年代的時候出現過一陣裝修潮。
這個年代,很多老百姓都有改善的需求,家里的地面鋪上瓷磚,墻壁用三合板包起來,做出一種有一些復古的那種奢華感。
還有客廳里那些造型,獨特的水晶吊燈,看起來就跟歐洲古堡里的裝飾一樣。
這種審美在幾十年后,一些年輕人口中變成了童年回憶中的夢核。
可以說九十年代不少小孩子都是在這種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當然伴隨著他們記憶的,還有家里曾經的木質門窗換成了鋁合金的門窗。
對,就是鋁合金。
有一陣子鋁合金成為了門窗首選,印象中當時很多人家的玻璃都是藍色的,然后用那種泛著金屬光澤不會生銹的材料做成了窗框。
這種窗戶比木質的窗戶密封性要好一些,而且不會變形。
只不過后來這種材料被塑鋼所取代了。
陳青峰依稀記得,當年南方有一家地方的鋼鐵企業就是盯上了窗框鋼這個獨特的市場。
既然這么小的市場,都有這么大的潛力,那陳青峰在安城這邊搞的什么航天材料?自然也要盯上窗框這個行業。
所以他對這家電解鋁廠以及配套的生產商非常有信心。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