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族在龍鳳二族面前如同螻蟻,根本無力反抗!除了承受,還能如何?!”
燕王眼神怨毒。
“沒錯!無力反抗龍鳳,難道還不能恨嗎?!這一切,都是那李太蒼逼的!都是那暴秦逼的!!若非他們如此咄咄逼人,欲亡我三國,我等又何至于出此下策,引來這龍鳳二族?!”
楚王的眼神也漸漸聚焦,咬牙切齒道。
“對!是他李太蒼!是他大秦!!是他們不給我等活路!是他們要將人族統一的功勞獨占!若非如此,我等仍是逍遙人王,何至于此?!一切的根源,都在咸陽,都在那李太蒼身上!!”
他們將所有的罪責、所有的怨恨,都扭曲地投射到了大秦和李太蒼身上。
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暫時忘卻引狼入室的愚蠢,才能在這無盡的屈辱與絕望中,找到一絲支撐下去的理由!!
或許以旁觀者的角度看,齊、楚、燕三王此刻的行徑愚不可及,分明是龍鳳二族在敲骨吸髓,他們卻將仇恨轉嫁給同為人族的大秦。
但這天底下,又何曾有過真正的新鮮事?
古華夏某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南方小朝廷,它的覆滅就是血淋淋的例證。
外有強敵虎視眈眈,鐵蹄踐踏,肆意凌辱;內部卻依舊黨爭不斷,諸王并立,互相傾軋攻伐,恨不得置對方于死地。
他們寧可坐視甚至引著外族兵馬入關,將祖宗留下的萬里江山拱手讓人,也絕不愿放下內斗的刀戈,心平氣和的聯合起來,共御外侮。
甚至在最終敗亡之際,依舊固執地將所有罪責歸咎于內部的政敵。
認為是對方的跋扈、不臣導致了局勢的崩壞,卻選擇性忽視了自已在內耗中不斷流逝的力量和一次次坐失的良機。
致使,華夏大地被外族占領了近三百年,無數同胞在屠城中慘死。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
如今的齊楚燕三王在龍鳳二族這更強大的外族面前,他們選擇的不是幡然醒悟,人族同胞大秦聯手對抗。
反而在引狼入室后,變本加厲地將所有的失敗感與屈辱感,扭曲地歸咎于同樣流淌著人族血脈的秦國和李太蒼。
仿佛只要恨意足夠強烈,就能掩蓋他們決策的愚蠢與軟弱。
如今的齊、楚、燕三王,心智早已被對李太蒼和大秦的嫉妒與怨恨徹底沖垮扭曲。
他們偏執地認為,既然自已得不到人族的江山,那也絕不能讓那暴秦得了去!
一種我得不到,誰也別想得到,甚至寧愿拉著整個人族一起陪葬,也絕不讓李太蒼如愿的瘋狂念頭,在他們心中瘋長!!
為了這口不甘的怨氣,他們已然不在乎人族是否還有未來。
而這種心情,開始從三位人王身上,不可遏制的向下蔓延。
先是三國朝堂上那些同樣心懷不甘,被恐懼支配的重臣。
繼而擴散至那些被拔苗助長,深知前途已斷的軍中將領。
最后,甚至滲透到了許多基層士卒的心中。
寧予外族,不予暴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