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怔怔地看著團團的小臉,神醫的藥都沒能讓你醒過來,誰?誰還能幫得上你?我的小團團。
突然,她腦中靈光一閃,猛地抓住了身邊同樣守了一夜的蕭元珩的手臂,聲音微微發顫:“王爺!團團的名字!是國師起的!能否請國師過來?他或許能有辦法!”
蕭元珩眼中驟然爆出一抹精光。
是啊!那位深不可測的天眼道人!
他當即轉身,大步而出:“我親自去請!”
同一時間,早朝。
蕭杰昀面無表情,端坐于龍椅之上。
一人身著蟒袍,穩步出列,正是慶王蕭濟昌。
“陛下,祭天求雨,乃為國本。然天意難測,縱是天子至誠,亦未必能上達天聽。”
蕭杰昀不動聲色:“慶王有何高見?”
慶王微微一笑,躬身行禮,轉身面對眾臣:“本王心系烈國蒼生黎民,有一策或可增加勝算,解我烈國燃眉之急。”
“大夏神童,名滿天下。生而通靈,能聆天意。”
“如今他恰在京城,陛下何不降下恩旨,請他登臺,助我烈國祈雨?若能成此功德,亦是陛下圣德感召,四方來朝!”
此一出,滿殿嘩然。
“荒謬!”一位御史當即出列駁斥,“慶王殿下此差矣!我烈國國運,豈能系于他國稚子之手?”
“陛下親祈,乃承天命,若讓大夏神童登臺,置陛下于何地?置我烈國威嚴于何地!”
“迂腐之見!”慶王面露悲憫,聲音愈發激昂。
“如今赤地千里,餓殍遍野,若能多一分把握求得甘霖,天下人只會贊頌陛下為救民于水火,不惜虛懷若谷,納諫如流!”
“列位當以萬民為重,而非虛名!敢問這位御史,是您的清名重要,還是百姓的死活重要?”
御史氣得臉色通紅:“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靖海侯周錦華出列:“臣以為,慶王殿下所,不無道理。事急從權。若能確保祈雨成功,而請神童登臺,亦無不可。陛下!蒼生為重啊!”
朝堂眾臣,頓時分成了贊同與反對的兩派,爭論不休。
蕭杰昀沉聲道:“夠了。”
他抬眼看向慶王:“你的‘好意’,朕心領了。”
“但烈國的天,烈國的雨,當由烈國的天子來求。”
“無需他國相助!”
他緩緩站起,袖袍一揮:“此事,休要再議。”
“朕意已決,兩日后,朕將親登祭天臺,為民祈雨。”
說罷,轉身離去。
慶王叩首行禮:“恭送陛下!”唇角勾起一個冷笑。
早料到你不會同意。
神童說了,若無他相助,縱然你是天子,也斷然求不來甘霖!
今日朝堂論辯,一日之內,本王便會傳遍京城。
屆時你求雨無效,萬民在場,我再邀請神童登臺。
待神童求得甘霖,你這天子的名聲么……呵呵,怕是便要掃地了。
蕭杰昀臉色陰沉,大步走入鳳儀宮中。
“國師?”
殿中眾人盡皆起身行禮。
楚淵道:“陛下,貧道受寧王之托來看郡主。”
蕭杰昀點了點頭:“如何?可能將郡主喚醒?”
楚淵并未立即回答,他行至榻前,手捏成訣,并指虛點于團團眉心三寸之處,閉目凝神。
剎那間,殿內仿佛有清風拂過,楚淵的道袍無風自動。
眾人屏息細看,只見他指尖竟隱隱有無數細如發絲的金色虛影一閃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