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朱煐出門,打算在這宮里逛上兩圈。
左右很快就要離開大明的,趁著還沒走,先多看兩眼。
門外,守著的是蔣瓛安排的錦衣衛的心腹,一個叫侯平的漢子,身子挺壯碩,就是有點矮,約莫一米六五的樣子,比朱煐矮了大半個頭。
“朱公子。”
侯平見了朱煐很恭敬。
蔣瓛走前特意吩咐過侯平,讓他不要輕怠了朱煐,侯平作為蔣瓛親信,不敢不聽。
侯平用余光上下打量著朱煐,心中微微有些驚詫。
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子,居然讓蔣指揮使特意吩咐?還能在宮中住上一晚,這是受了陛下的恩賜啊。
侯平不清楚朱煐的來歷,但他知道,這樣的大人物不是他能得罪的。
朱煐和侯平在宮中隨意逛了逛。
回房間的時候太陽已經下山。
大明的夜很黑,哪怕是皇宮。
油燈燭火是要錢的,老朱節儉,宮里的開銷能省則省,所以皇宮里也有些昏暗。
轉眼翌日。
老朱一大早就起床,敲響了朱煐房間的房門,把還在睡夢中的朱煐給喊醒。
兩人一同喝了點稀粥,朱煐發現老朱這家伙時不時地就看著自己傻笑。
估摸著是兒子去世,腦子有點不正常了。
史書上記載,洪武帝晚年行徑確實是愈發癲狂。
要是常人,這般狀態的老朱自然是避之不及。
可朱煐卻覺著這樣的老朱才是好的。
畢竟他來這大明,別無所求,只求能早些慷慨就義。
朝會顯然是個好機會。
按照朱煐豐富的經驗,無論是在哪個朝代,只要在朝會上能夠有充足赴死的理由,哪怕是皇帝不想你死,那形勢到了你也不得不死。
奉天殿。
朱煐和老朱前后腳進了大殿。
奉天殿上,朝臣幾乎都已經到位。
看到朱煐和老朱,群臣愕然。
劉三吾、黃子澄、齊泰等一眾文臣一臉懵逼地望著跟在老朱身后進奉天殿的朱煐,眼中滿是震驚,心中全是愕然。
“這小子不是被誅九族了嗎?此刻不在天牢待著,怎么和陛下一同來了?”
黃子澄的大腦飛速轉動,可卻也一時間想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不僅僅是文官集團愣住了。
淮西一脈的勛貴們也是傻眼了
勛貴第一列。
開國公常升看到朱煐出現在這奉天殿頓時愣住。
常升是常遇春次子,老姐常氏嫁給太子生朱允熥后去世,大哥常茂又被貶嶺南削去了爵位,如今偌大的常家就由常升頂著,也承襲了開國公的爵位。
雖然常家出了多番變故,但在淮西一脈中的地位依舊不低。
畢竟藍玉還在呢。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按輩分,藍玉就是常升的舅舅。
有一個涼國公,大明軍方第一人的舅舅,常升在淮西一脈中依然話語權不弱的。
不過常升一般不吭聲,他只默默地看。
歷經了大哥常茂的事,常升更謹慎了,生怕自己再惹惱了陛下,倘若他再出了事,那常家可真就要完了。
昨日常升也在,目睹了朝堂上朱煐那叫囂著誅自己十族的癲狂一幕。
當今陛下可不是貞觀的李二,果然,如常升所料,朱煐被打入天牢,還要被誅九族。
常升擦了擦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完好無損已經自覺地尋了個角落站定的朱煐,滿臉愕然。
“伯仁,這小子是誰?”
“關注度挺高啊,以前朝會可沒見過,是個生面孔。”
站在常升旁邊,勛貴之首位置的藍玉皺了皺眉頭。
許久不上朝的藍玉今天也上朝了。
昨日朱煐的一番話把藍玉給嚇得不輕。
有另立新君的能力,這意味著什么,藍玉心中十分清楚。
倘若這朱允炆當真登基,那依老朱的性子,肯定就要提前下手收拾自己了。
所以藍玉昨日入了東宮,又是安慰,又是勸說,愣是把他一個不善辭的武將給逼成了巧善辯的諸葛,連哄帶騙地讓十四歲的朱允熥鼓起了些許的勇氣,同意今日上朝和朱允炆對上一對。
藍玉也親自來壓陣。
讓藍玉沒想到的是,老朱今日入朝居然還帶了個年輕人,一個自己都沒有見過的生面孔。
可這生面孔貌似常升和其他不少人都認識?
從周遭官員的反應中藍玉看出了一些端倪。
常升看了藍玉一眼,不由苦笑,小聲道:“舅舅,此人就是朱煐,就是昨日殿上的那狂生。”
“什么?”
“????”
藍玉聞大吃一驚,目光不由得也掃了大殿角落的朱煐一眼。
“不是說他被陛下打入天牢,等著誅九族了嗎?”
“看這樣子不像啊。”
“舅舅,你問我,我問誰去?”常升無奈道:“這陛下的心思,誰能猜得準?”
藍玉皺眉,沉吟片刻搖了搖頭:“罷了,先不管這小子,今天得讓允熥他好好表現一下,爭取能和朱允炆打打擂臺,要不然我們的處境就太不妙了。”
百官竊竊私語。
朱允炆也不由自主地目光落在朱煐身上。
昨日他也不在朝上,但今天聽說藍玉叫了朱允熥上朝,他便也來了。
對于這一道道從四面八方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朱煐不以為意。
都是過眼云煙,都是浮云。
咱終究不屬于這個時代,這些人無論是存了什么心思,都只是過客罷了。
朱煐的心緒,波瀾不驚,只是一味想著如何能夠再尋個合適的理由勸諫老朱,也好盡早功德圓滿
“朱煐!”
“你給咱出來!”
樹欲靜而風不止。
老朱的屁股剛坐到龍椅上就點名點到了站在角落的朱煐。
朱煐睜眼,眉頭一挑,當即正色出列。
“學生在。”
“待那么老遠作甚?給咱到前面來,就先站在劉三吾的旁邊吧,方便回咱的話。”
劉三吾雖然官位不算最高,可名望輩分擺在那兒,七十余歲的他站在文臣一方的首列。
老朱這話的意思分明就是讓朱煐站到文臣首列去。
滿朝文武齊齊愕然。
劉三吾、齊泰、黃子澄等一眾朝中官員目光齊刷刷地落在朱煐的身上,眼神中充滿了困惑。
他們不理解。
這到底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