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車隊在專人引導下來到停車場。
村民們一臉懵地下了車,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走向那些銀白色的板房。
推開虛掩的房門,里面的陳設更是讓人們驚得合不攏嘴。
不是冰冷的沙土地,是干凈的地板革。不是擁擠的大通鋪,是分成小隔間,床上還鋪著嶄新被褥。每個區域都配有獨立的照明燈,甚至還有簡單的桌椅。更讓人們難以置信的是,不遠處就有集中的洗漱區和廁所,據工作人員說,還能供應熱水。
“這這是給咱們住的?”
“對,就是給你們準備的,條件艱苦了點,先湊合一下,等雨停了我們會來建更好的宿舍樓。”一名衡陽建業的工作人員鄭重回答道。
眾人聽到這話,一時有些不知如何回應了。
這條件原來也算艱苦嗎?
所以,之后還能住更好的房子?
這時,忽然有人指著遠處驚呼道:“你們看那邊!”
其實不用他喊,人們早就注意到了,在銀色板房的中心區域,停著幾輛大型餐車,幾個廚師正在忙碌炒菜,大雨都壓不住那濃郁的飯菜香。
連著吃了好幾天泡面了,終于有一頓像樣飯菜,所有人都不爭氣地吞咽起了口水。
一路上,大家各種抱怨,而此時此刻,人們臉上的愁苦和怨氣已經全部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驚喜與寬慰。
“這條件,好像還不錯呀。”之前抱怨最兇的一個中年漢子咧嘴笑道。
老村長也是長舒一口氣,“都跟你們說了,要知足,要感恩。現在都別抱怨了,全都聽指揮,找自己的住處,回頭人家老板安排咱們干啥活,都多出出力,別讓南山村的人覺得咱們松江鄉的都是不好伺候的白眼狼。”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