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跟安然介紹說:“村長是我叔伯二哥,他爸是我二大爺,以前也是村長,爺倆在村里說話都挺好使的。”
安然點點頭,跟著劉勇一起下了車。
到了院門口,劉勇隔著門高聲喊:“二大爺,在家呢嗎?”
沒一會兒,院里響起了不緊不慢的腳步聲。
大鐵門一開,一個70多歲的小老頭探身出來,正是老村長劉滿。
一見劉勇,劉滿頓時露出笑臉,“誒呦,小勇,你咋回-->>村里來了?”
“二大爺,我來找我二哥,想把鵬宇的墳遷到小南山。”
“哦,這事呀。”劉滿咧了咧嘴,搖頭感慨,“哎,你也不容易,來吧,進屋坐。”
劉勇點頭,帶著安然一起進了院子。
一邊往屋里走,劉勇一邊介紹說:“二大爺,這是安然,城里的大學生,鵬宇的好朋友,這次來村里也是順便做一下考察,想在咱們村里建個廠。”
“是嗎?”劉滿再次打量了一下安然。
或許是覺得安然有點過于年輕了,所以提問的預期有些隨意:“你想要建個什么廠啊?”
“竹藝紙扎,做互聯網云祭拜。說得簡單通俗一點,就是直播燒紙。”安然一頓胡扯,但假里攙著真。
劉滿皺起眉頭,“直播帶貨我倒是知道,但直播燒紙,又是個啥玩意兒?”
安然笑著解釋說:“現在年輕人工作忙,沒時間回鄉祭祖,我就在網上通過直播的形式,替他們給祖宗燒紙。”
“哦,呵呵,你們年輕人,確實想法多。”劉滿的態度有些敷衍,顯然覺得這就是胡扯的,沒太放在心上。
到了屋里落座,老頭問劉勇:“你跟小琳以后有啥打算?還在縣里干活唄?”
“不了。”劉勇搖了搖頭,看著安然說:“我倆以后就跟著安然,一起做紙扎買賣。”
“啥玩意兒?”劉滿頓時瞪起眼,“不是我說你,他們這些小孩想一出是一出,那我還是能理解,你都這么大歲數了,怎么還跟著胡鬧呢?現在國家都提倡文明祭祀,城里好多地方都不讓燒紙了,要環保,你可倒好,班兒不上,地不種,跟著小年輕去瞎胡鬧,你后半輩子還過不過了?”
“二大爺,這紙扎生意是掙錢的。”劉勇想解釋,但他也不知道冥幣具體能換多少錢,所以說話沒什么底氣。
劉滿癟癟嘴,繼續對劉勇語重心長地勸道:“你之前不是在工程隊干嗎?正好,咱村老李家的三小子,投了三十多萬,在村里搞了個磚廠。你要是想回村,我就讓富貴幫你安排一下,回頭去磚廠上班。那才是正經產業,是正道,要是干好了,咱全村都跟著受益。”
雖然老頭沒有直說,但劉勇聽得出來,這是說安然的紙扎生意不是正路子。
這時,二大娘端著茶水進來了,到老頭身邊低聲提醒說:“老頭子,要不我給富貴打個電話,人家大學生來投資的”
“打啥電話?”劉滿直接開口打斷,“富貴正忙著老李家磚廠的事呢,那可是關系到咱村發展的大事!你個老娘們兒,啥也不懂,別跟著瞎張羅,趕緊做飯去!”
二大娘心里不爽,白了劉滿一眼,回過頭抱歉地朝著劉勇和安然笑了笑。
中午時分,劉富貴回來了。
他一進門就看見了劉勇,“老三,你咋來了?”
劉勇點頭說:“我是想給鵬宇遷墳到小南山。”
“哦,這事可以,地方選好了跟我說一聲就行,但務必要低調。咱都是普通人家,就別大操大辦了,墳地墓碑都弄小一點,別影響了村里環境。”劉富貴答的倒也痛快,目光隨即轉向了安然,“這位是?”
劉勇趕緊介紹:“這是我兒子的好朋友安然,也是我現在的老板。他是名校的大學生,來咱村想投資建廠。”
“投資?”劉富貴眼睛瞬間亮了,立馬熱情上前握手,然后回頭埋怨劉滿:“爸,人來投資建廠,你怎么不給我打個電話?”
劉滿撇嘴一哼,不以為然:“啥辦廠啊,就是個直播燒紙的小作坊。”
劉富貴一愣,又轉頭看向安然。
安然沒理會劉滿的嘀咕,拿出早晨裝訂好的那份南山村發展規劃書。
“劉村長,這是我草擬的一份規劃書,計劃用五年時間,依托小南山的冬青箭竹資源,打造一個集竹制品加工、糧食深加工、生物質能發電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園區。前期計劃投資140萬人民幣,用來租用閑置荒地建廠,預付部分竹林承包費,以及初期人工和購買設備的費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