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像細小的針,密密麻麻扎在心上,盛妍握著筷子的手緊了緊,低頭扒著碗里的米飯,味同嚼蠟。
就在這時,一個餐盤“咚”地放在她對面,蘇曉端著飯菜坐下,額頭上還帶著跑過來的薄汗。
“盛姐,這邊視野好,我能坐這兒嗎?”
不等盛妍回答,又聽蘇曉說道:“食堂的雞腿燉得多香,哪有空盯別人的燕窩啊?”
蘇曉故意提高聲音,眼神掃過那幾個護士,“咱們當醫護的,把病例辨明白、數據整準確才是真本事,總圍著人捧臭腳,業務能力能好才怪。”
說著夾了塊青菜給盛妍,“盛姐,您多吃,別被不相干的話擾了胃口。”
盛妍看著對面大口扒飯的蘇曉,嘴角不自覺彎起。
這姑娘的率真像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和醫院里那些察觀色的成年人截然不同。
自從食堂那次“仗義執”后,兩人便成了辦公室里少有的能說上話的伙伴,但相處始終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分寸,畢竟蘇曉是忙碌的實習醫生,每天被帶教老師安排得滿滿當當,哪有多余時間圍著別人轉。
大多時候,她們的交集都在工作里,蘇曉遇到罕見病病例的疑難處,會趁著午休間隙拿著病歷本湊到盛妍身邊,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疑點,眼里滿是求知的光。
盛妍整理隨訪數據時發現的規律,也會隨手畫成簡易圖表,等蘇曉路過時遞過去,輕聲提點一句“這個基因突變位點的隨訪周期可以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