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老朱并未直接戳破,而是配合朱棣演出,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讓他把這場戲唱完,看看他到底想說什么,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有什么打算,有何目的。
“啟稟父皇,兒臣想給父皇報喜!”
“這些日子以來兒臣和允炆一同努力售賣燕王府學宮的名額,已從商賈手中賺取了五百萬兩銀子,眼下銀子就在這些箱子里,還請父皇查驗!”
朱棣昂首挺胸,聲音中氣十足響徹整個奉天殿,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聞,帶著一股揚眉吐氣的味道,仿佛要將這些時日的憋悶一掃而空,好好出一口惡氣,讓所有人都看看他的本事,不容小覷。
此刻,偌大的奉天殿瞬間安靜下來,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識地放輕了,生怕打擾了這震撼的時刻,破壞了這凝重的氣氛,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聲。
雖然大家剛上朝看到那一個個擺放在最前面的大箱子的時候心里頭已經隱約有了猜測,可當真正聽到朱棣所說的這話。
當心里頭的猜測得到了朱棣親口的證實之后,依舊驚呆了!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動彈不得,失去了思考能力,大腦一片空白。
幾乎所有人都被這數字給嚇了一跳!心臟砰砰直跳,像是要跳出嗓子眼,血液都涌上了頭頂,覺得有些眩暈,站不穩當,需要扶住什么才能站穩。
五百萬兩!
你媽!
這可是整整五百萬兩啊!
這個世界都已經這么瘋狂了嗎?錢都不當錢了嗎?怎么感覺賺錢這么容易?像是從樹上摘果子一樣簡單,毫不費力。
數日前朱煐以創辦稷下學宮的名義售賣稷下學宮的入學名額從商賈的手里弄到了整整四百六十三萬兩震動朝野,引以為神跡,大家都覺得這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再被復制,已經是前無古人了,后人也難以超越,成為絕響。
此事之轟動,幾乎可以說千古留名是板上釘釘了,后人肯定會反復提及,載入史冊,成為一段傳奇,流傳后世,被人銘記。
可沒想到,這不過才過去了短短幾天時間,還有高手!又來了一個更狠的!而且狠得多!直接打破了之前的記錄,創造了新的奇跡,讓人難以置信。
這好家伙,同樣的操作,居然還能撈到這一大票的錢,甚至這撈的錢比初創者的稷下學宮還要多上幾十萬兩!這到哪里說理去?簡直沒天理了,讓人想不通,無法理解,超出認知。
不是,這些個商賈,都這么有錢的嗎?
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
怎么感覺比國庫還有錢?
隨便就能拿出幾百萬兩?這世道真是變了,讓人看不懂,難以捉摸。
朝中官員默然無聲,可這會兒大家的目光卻早已經不約而同的全都落到了奉天殿最前列的那一個個木箱子上,眼神火熱,仿佛能穿透箱體看到里面的金銀,那目光中充滿了渴望和驚嘆,像是餓狼看到了肉,垂涎欲滴。
暗沉色的木箱上雕刻著鳥獸魚蟲,古樸中透露著些許厚重,仿佛承載著無盡的財富,吸引著所有人的視線,讓人移不開眼睛,恨不得能湊近些看個清楚,親手摸一摸,感受一下。
有不少官員的心里頭有所猜測,可在朱棣說出五百萬兩這個數字之前大家卻并不知道具體數額,還在想著是不是三四百萬兩,頂天了和稷下學宮持平,畢竟之前已經有了先例,覺得不可能超過太多,有所限制。
而這數字,徹底出乎了每一個人的預料!讓人難以置信,仿佛聽到了天方夜譚,超出了理解的范疇,完全沒想到會這么多,簡直是天文數字,難以想象。
……
偌大的奉天殿,無一人開口說話,靜得可怕,連彼此的呼吸聲都聽得見,甚至能聽到自己心跳的咚咚聲,那聲音在耳邊回蕩,格外清晰,無法忽視。
氣氛仿佛凝滯了一樣,時間都像是停止了流動,一切都定格在了這一刻,等待著某個打破寂靜的聲音,來結束這漫長的沉默,恢復時間的流逝,繼續朝會。
最終還是老朱開口打破了寧靜,聲音在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將眾人從震驚中喚醒,重新拉回到現實中來,回到了朝會現場,繼續議事。
“來啊,將箱子給咱打開。”
老朱明知故問,裝作第一次見到的樣子,臉上還適當地露出了一點好奇的神色,仿佛也很期待看到箱內的景象,想親眼見證這五百萬兩的震撼,看看這堆積如山的金銀,開開眼界。
雖然早已經查驗過,早已經知曉了朱棣所做的事,可他還是配合演出,給足面子,畢竟是自己兒子,該給的體面還是要給,不能太駁了他的面子,寒了他的心,影響父子關系。
別的面子可以不給,但這五百萬兩銀子的面子還是要給的。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能解決大問題,緩解朝廷的財政困難,十分重要。
畢竟這些錢里面,大部分都能直接收繳到國庫,充實國庫,緩解一下當前的財政壓力,解決燃眉之急,這可是雪中送炭,及時雨,來得正是時候。
開辦一個學宮而已,哪里需要五百萬兩?留個幾十一百萬兩就足夠了。而剩下的錢么……自然是要充公的,理所當然,誰也說不出什么來,合情合理,符合規矩。
這國庫吃緊,先拿走用著這不犯毛病吧?理所當然啊。老朱心里盤算得清清楚楚,早就打好了算盤,連怎么用這筆錢都有了初步的想法,安排得明明白白,井井有條。
不多時,一口口箱子被宮中侍衛打開,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在寂靜的大殿里格外清晰,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大家都伸長了脖子想看個究竟,看清楚里面的東西,滿足好奇心。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箱子被一一打開,露出了里面的內容,那一片白花花黃澄澄的顏色幾乎晃花了人的眼,在透過大殿門窗的光線下反射出誘人的光芒,讓人移不開視線,被深深吸引,無法自拔。
當看到箱子里那裝著滿滿當當的金銀的時候,文武百官這一刻都失聲了一瞬,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微張開,發出無聲的驚嘆,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失去了語能力,呆若木雞。
知道和真正看到給人的震撼是全然不同的!想象遠不及親眼所見來得沖擊,那視覺的沖擊力無比強烈,直接沖擊著每個人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永生難忘。
光說五百萬兩這個數字的時候大家沒有概念,可當大家真真切切看到這五百萬兩銀子就放在面前的時候,那震撼,簡直無與倫比!讓人終身難忘,仿佛刻在了腦子里,永遠無法磨滅,這輩子都忘不了,會時常想起,回味無窮。
……
“嘶!”
有官員倒吸了一口冷氣,聲音在寂靜的殿中格外清晰,緊接著便是一片此起彼伏的抽氣聲,仿佛整個大殿的空氣都被吸走了一部分,溫度都升高了幾分,變得更加燥熱,讓人不適。
偌大的奉天殿整個氣氛先是一滯,而緊接著奉天殿的氣氛瞬間炸開!像是燒開了的水一樣沸騰起來,人聲鼎沸,再也壓抑不住,喧鬧聲震天,亂成一團。
就好像是一勺水掉入熱油鍋中,轟然炸裂!人聲鼎沸,議論聲像是潮水一般涌起,再也壓制不住,整個大殿變得喧鬧起來,如同集市,嘈雜不堪。
“好家伙,五百萬兩!”
一個官員喃喃自語,仿佛還在夢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揉了揉眼皮,想確認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是不是在做夢,尚未清醒。
“不愧是燕王殿下!”
有人忍不住贊嘆道,看向朱棣的目光充滿了欽佩,仿佛看到了偶像,覺得燕王真是厲害,有本事,能干大事,成就非凡。
“還得是允炆殿下,這壯舉不是燕王和皇孫一同做的嗎?”
有文官爭辯,朝中文官自然是站在朱允炆一邊,見有人將功勞全都安到朱棣的身上,不由忍不住開口為朱允炆說話,強調他的貢獻,不能忽視了皇孫的功勞,要分清楚主次,公平對待。
“這倒是,方才燕王也說了,這燕王學宮是他與允炆殿下一同開辦的。”
旁邊有人附和道,點了點頭,認為功勞應該平分,兩人都有份,不能獨攬,需要共同分享榮譽。
“嘖嘖嘖,沒想到這短短數日之間竟是被皇孫干出了這般大事!”
一個老臣撫著胡須,眼神復雜,既有贊賞也有擔憂,覺得這事影響太大了,不知是福是禍,難以預料,需要謹慎對待。
“皇孫眼下已有明君之資,當為皇儲!”
有人壓低聲音說道,但在這嘈雜的環境中依舊清晰可聞,引起了周圍人的側目,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覺得此有理,符合他們的期望。
“就是,允熥殿下如何和允炆殿下相提并論?也不知道陛下他在猶豫什么。”另一個官員接口道,搖了搖頭,似乎對現狀很不滿,覺得早就該立儲了,不該拖延,耽誤國事。
“……”
奉天殿里,難得的在朝會中出現了炸鍋的情況,百官紛紛交頭接耳,震驚聲,議論聲不絕于耳……仿佛市場一般熱鬧,完全沒有了往日朝會的肅穆,變得亂哄哄的,像是菜市場一樣,人聲嘈雜,難以聽清。
朱棣聽著這些個官員們語里的話,嘴角不由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心里像是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樣舒坦,暢快無比,覺得總算出了一口惡氣,揚眉吐氣,心情舒暢。
嘖嘖嘖,這回看到本王的本事了吧?看誰還敢小瞧我!他目光掃過那些曾經對他不太看得上眼的文官們,心中滿是暢快,仿佛揚眉吐氣,找回了場子,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容小覷。
而此時的朱允炆臉色微微有些難看,心里不是滋味,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既有些高興又有些懊惱,心情復雜,難以表。
本來朱棣率先站出來闡述燕王府學宮一應始末朱允炆并沒有什么意見,本來他就不準備走上臺前,躲在幕后更符合他的身份,更安全,不容易引起猜忌,避免麻煩,減少風險。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燕王府學宮和自己有很大關系,可走上臺前和在幕后還是兩碼事,牽扯的干系不同,承擔的風險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慎重對待,權衡利弊。
朱允炆擔心自己走上臺前引起老朱的不快,畢竟自己是皇孫,是未來大明的儲君,這和一個王爺攪和在一起算是什么事?容易引人猜忌,落下話柄,對自己不利,影響前途,造成麻煩。
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沒有問題,可一旦拿到明面上來,那就有些不太合適了,會落人口實,成為政敵攻擊的靶子,那就麻煩了,難以收拾,需要小心應對。
只是讓朱允炆沒想到的是,這特么的風頭這么大!簡直是一鳴驚人,想壓都壓不住,如同狂風過境,席卷了整個朝堂,引起了巨大轟動,超出預期。
四叔出了這么大的風頭,這要是自己站出來說出的這番話,那該暴增多少聲望?想想就讓人心動,仿佛看到了一條康莊大道在眼前展開,那前景一片光明,充滿誘惑,難以抗拒。
朱允炆一時間也不由得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是不是太過謹慎了?錯過了天大的好機會。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現在想這些也晚了,無法挽回,只能接受現實。
但事已至此,這世上也沒有后悔藥了……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希望皇爺爺不會多想,不會因此對自己產生芥蒂,還能像以前一樣信任自己,保持原有的態度,不受影響。
“好,老四,你干得不錯!”
龍椅上,老朱站起身,俯看下方的百官,目光落在朱棣身上,難得的夸了一句朱棣,語氣中帶著贊許,臉上也露出了些許笑容,顯得很滿意,覺得這個兒子總算辦了件漂亮事,給他長臉了,值得表揚。
而隨著老朱的夸贊,朱棣瞬間臉色漲紅!激動得不能自已,連手指都有些微微顫抖,幾乎要控制不住情緒,差點就要跳起來,歡呼雀躍,表達喜悅。
父皇他……夸我了!真的夸我了!不是在夢里!這是實實在在的夸獎!他親口說的!千真萬確!
從小到大,朱棣就沒有體驗過幾次被老朱夸贊的感覺,每一次都像是過年一樣珍貴,值得反復回味,能高興上好幾天,睡覺都能笑醒,心情愉悅。
老朱的注意力始終在老大朱標的身上,老朱想要將朱標培養成心里頭合格的大明皇帝,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幾乎忽略了其他兒子,根本沒時間管他們,任由他們自由生長,自生自滅。
老朱只對朱標寄予厚望,至于剩下的朱樉、朱棡、朱棣,雖然也優秀,但依舊被老朱直接給忽視了,仿佛他們是透明的一般,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就像不存在一樣,不被重視,缺乏關愛。
作為大明皇帝,老朱廢了丞相進一步收攏了權力之后每天的工作量就更進一步增加了,壓根就沒有那么多多余的精力和時間放到朱樉朱棡亦或是朱棣的身上,能記住名字就不錯了,更別提夸獎,那簡直是奢望,想都不敢想,遙不可及。
再加上老朱的脾氣……
他本就不是一個能給別人情緒價值,會平白無故夸贊一個人的人,能少罵幾句就已經是開恩了,是莫大的仁慈,別指望他能說出什么好聽話來,不挨罵就是萬幸,謝天謝地。
這就導致了朱棣從小到大壓根就沒有被老朱夸贊過的結果……如今終于如愿以償,仿佛久旱逢甘霖,心中激動難以表,差點就要落下淚來,強忍著才沒失態,保持鎮定。
如今老朱只是短短的一句,干得不錯,卻讓朱棣整個人心神一震,仿佛得到了全世界,所有的委屈和努力在這一刻都值得了,一切都有了意義,再辛苦也值了,無怨無悔,心甘情愿。
瞬間朱棣感覺自己做的這一切,全都值了!付出都有了回報,就算是再辛苦也心甘情愿,無怨無悔,只要能換來父皇的一句夸獎,那就足夠了,心滿意足。
朱棣可以不在乎全天下人的看法,但他卻在乎老朱的看法,老朱的認可對他來說比什么都重要,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是心底最深的渴望,如今總算實現了,得償所愿,圓滿收官。
“謝父皇,兒臣……”
朱棣當即躬身準備謝恩,聲音都有些顫抖,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結果就在此時……
“且慢!”
“父皇,請聽兒臣一!”
就在朱棣剛躬身的時候,忽然,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打斷了他的話,那聲音帶著一絲急切,還有幾分不容置疑,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讓大家心頭一緊,感到意外。
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百官瞬間停了嘴,所有人的目光在此刻全都齊刷刷的落到了此刻打斷朱棣說話的朱樉的身上……
殿內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不知道這位王爺又要說出什么驚人之語,氣氛驟然變得緊張,仿佛繃緊的弓弦,一觸即發……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