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是這樣嗎?”陸芊玉一臉期待地等著陸清容的回應。
“我覺得是如此。”陸清容思索了片刻,“而且江公子比大姐年紀要小,母親肯定去找高僧給算過了,八成是不合適。”
一聽這話,陸芊玉認為可能性極大,面上喜色更甚。
這次還真是被陸清容猜對了,尹屏茹和太夫人的確請高僧幫陸芳玉算過,方才放棄了江凌這個選擇。
“二姐你不是常說他是個書呆子嗎,怎么突然如此關心起他來了?”陸清容佯裝不解。
“誰說我關心他了?我是關心大姐!”陸芊玉格外著急地解釋。
話音剛落,也不等陸清容有所反應,就如一陣風般跑回了樓上。
誰知到了第二天,就說曹操曹操到了。
翌日,正好是陸亦鐸休沐的日子,江慎之帶著一雙兒女從武昌趕回京城,來了陸府。
江慎之在金榜提名以前,一直在陸亦鐸的府里做西席,之后也只有放了咸寧縣令的那三年里,兩家離得稍遠些,江慎之升任武昌知府后,又與時任湖廣總督的陸亦鐸再次成了近鄰。
故而陸府東院的幾個孩子也都對江慎之熟悉得很,聽說他來了,也都跟著出來迎接。
江慎之這么多年一直都未再娶,所以這次和他一同回京的也只有江凌和江云佩。
陸清容她們趕過來的時候,陸亦鐸已經領著他們三人走進了東院的月亮門。
江慎之穿了一件鴨青色素面杭綢直綴,頭發梳得一絲不亂,卻也從臉上略顯出的疲憊看出,這一路應該趕得很急。
一旁的江云佩身著白綢立領中衣,藕荷色雞心領繡竹葉襦裙,神色比她父親輕松了許多,快兩個月沒見陸清容,此時一見了便笑吟吟地看著她。
陸清容也同樣回以微笑。
再看到立于江云佩身旁的江凌,陸清容覺得他似乎比兩個月前長高了不少。
此時江凌身著寶藍色云紋錦緞袍子,背手而立,臉上既沒有如江慎之的風塵仆仆,也不像江云佩那般歡喜重逢,只是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神色淡然。
他這副樣子,陸清容倒一點也不感覺奇怪。
而陸芊玉則更是習以為常。其實在她的記憶中,這么多年來江凌跟她說話的次數大概兩只手就能數過來了,倒是他跟陸清容的話還多一些。
但她就是一看見他就高興,自己也說不清為什么。
想到剛才聽父親說,這次江凌他們將會留在京城,心里更是歡喜。
此次江慎之這么著急趕回來,是接到了皇上的圣旨,讓他即日返京參與編撰《景熙大典》,并任命他為《景熙大典》的纂修官。
當今皇上親政十年有余,勤于朝政之余,不免總想著再做些什么以求流芳百世,故而打算要編撰一部將古今文化集大成的曠世奇書,親自起了《景熙大典》的書名,并任命內閣首輔、文華殿大學士冀銘為總纂修。
但冀大人身兼要職、朝事眾多,并無分身之術,于是又投其所好地向皇上舉薦了江慎之,
很快一道圣旨便將武昌知府任上的江慎之火速召回了京城。
江慎之這次回來得急,皇上對他家里的情況也不甚了解,故而并未賜宅子給他。
自從多年前江家分家之時,江慎之凈身出戶,他在京城就再無落腳之處,于是陸亦鐸誠邀他在找到宅子之前,依舊住在他以前住過的東院的南小院。
陸亦鐸親自領著他們一行人到了南小院:“剛把你們要回來的消息告訴拙荊,她第二天就把這里收拾停當了,當時我還說她太著急了,沒想到你們來得這樣快,幸虧沒聽我的!”
“還請陸大人替在下謝過夫人了。”江慎之拱手道。
眾人在南小院并沒有待多久,就又紛紛離去。
江慎之隨著陸亦鐸去了東院的書房。
南小院中只留下了江凌一人。
而江云佩則是跟著陸清容姐妹幾個一起去給尹屏茹問安。
陸芊玉一步三回頭地跟著大家往正屋的方向走去,陸清容見了她這副樣子,心中不免暗暗嘆氣。
待到正屋,尹屏茹見了江云佩也是十分高興,拉著她的手問東問西。
直到用過了午飯,江云佩才隨著她們姐妹一起出了正屋。
陸芳玉和陸芊玉走在前面,陸清容跟江云佩跟在后面慢悠悠地邊走邊聊,很快就和前面二人拉開了距離。
走到往南小院去的岔路口,陸清容所幸停下了腳步。
“**姐跟我去紫藤閣吧,小時候都是我跑去南小院找你,你還沒來過我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