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消息,正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尹家的人都是萬分歡喜。
翰林院庶吉士,有著“儲相”之稱,內閣皆翰林,翰林皆進士,而進士卻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進入翰林院,每科除了狀元、榜眼、探花能直接進入,其余進士只有爭取那僅有的幾個庶吉士名額才有機會成為翰林。
這無疑是尹清華在仕途之路上最好的。
陸家的人卻有些失落,尤其是陸夫人。
其實考評為優仍原職留任的官員,每次京察中都比比皆是。
與其說是因為陸亦鐸考評中得了優卻只是留任,倒不如說是因為陸亦鐸以前太過平坦的升遷道路讓陸夫人對此次有了過高的期待。
陸亦鐸對此心中很是滿意,卻不敢過分表露,只是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安慰著陸夫人。
“這次朝廷讓我留任,自然有著權衡考量,也是對兒子寄予厚望,希望我能把賑災和興修水利這些事繼續做下去。這事情做到一半突然換了人接手,肯定不好不是?”
陸亦鐸看母親仍有些愁眉苦臉,繼續道:“其實這對我也不一定是件壞事。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真能在這兩件事上做出成績來,還愁以后無法升遷嗎?”
陸夫人也知道,這吏部的公文已經下來了,那是鐵板釘釘,不容更改。
她心里覺得陸亦鐸所也是有些道理的,便不再煩悶,轉而盼著自己最疼愛的二兒子能補個好缺。
“吏部的公文上說一個月內上任即可,這次可以在家里多待些天了。”
陸亦鐸說著,望向陸夫人的眼神似乎意有所指。
陸夫人心中了然。
“前兩日咱們說的那事,容我再好好想想。”陸夫人終于有些松動,“總也得先探探清華他們的口風……”
陸亦鐸聽了這話,臉上難掩喜色。
陸夫人這兩天反復考量,加上今日聽到的消息,最終還是決定妥協。
陸亦鐸這兩年里看似模糊實則堅定的態度,讓她很是憂心。
大齊歷來遵從儒道,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連房正經的妻室都沒有,何談管理自己的家庭?不齊家,又何以治國平天下……
陸夫人甚至覺得,這次陸亦鐸沒能升遷,恐怕多多少少也因此受了些拖累。
既然自己沒法勸服他,倒不如就依了他,總是不要影響到他的仕途才好。
所幸那尹清華已入選庶吉士,以后是否能平步青云也未可知。雖不能馬上對陸家有什么助益,但總算是讓尹家的門第有了些提升。
想到此處,尹屏茹的再嫁之身也不讓她膈應到無法忍受了。
她現在唯一不太放心的,就是陸亦鐸的一兒二女,生怕他們被后娘慢待了,琢磨著最好能留在自己身邊教養。
陸夫人把陸亦鐸打發了出去,自己留在屋里盤算起來。
陸亦鐸出了正屋,想到還沒來得及向尹清華道賀,便往南小院走去。
此時的南小院中,已是一片歡騰。
就連陸府里的下人們,也是一波又一波的趕過來道喜,顧氏在屋中忙著派丫鬟們挨個打賞,臉上抑制不住地掛滿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