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如何未雨綢繆?”
蕭懷被她整得也焦慮了。
“蕭鼎總不至于一回來就奪我的皇權吧?”
仔細一想,還真有可能。
蕭鼎已經霸道地讓四國更替了皇權。
顛覆了許多人對他的認知,這人不但好殺人,還藐視正統皇權繼承的權威,不畏天意。
慫恿許多人去搶皇位,提倡效仿堯舜,能者為皇。
搞多人輪流執政,這簡直匪夷所思。
卻讓許多大臣贊賞。
關鍵這計策也沒有影響各國民生,百姓還挺擁護,說一國多個皇帝,可以互相監督制衡,挺好。
民間甚至傳,應該讓百姓選皇帝,誰為國家做的貢獻最大,誰能為百姓創造安居樂業的生活,最有資格當皇帝。
現在蕭鼎威望正甚,蕭懷不敢和他發生正面沖突。
劉皇后強忍著心里的嫌棄,主動獻計獻策。
“蕭鼎功高蓋主,又目中無君王,越俎代庖,擅自冊封附屬國君王就是天大的罪過,陛下可直接下旨降罪,廢除他的攝政王封號,甚至下旨賜死。”
“萬萬不可。”蕭懷立刻否決了這個方案。
看到劉皇后眼中一閃而過的陰鷙,心中頓時有些震驚。
她有身孕,卻心懷殺意。
與往日柔弱的形象有很大反差。
而且……
“朕若是如此魯莽行事,必定逼蕭鼎造反,連禁軍統領都是他的人,若是他逼宮,朕必敗無疑。”
蕭懷還是有一點自知之明,他未掌兵權,能繼承皇位是因為他以前就是太子。
“若是如此,避免蕭鼎造反,陛下可以把北疆封賞給他,就讓他在北疆當藩王,別讓他回京都。”劉皇后只能改一個方案。
只要蕭鼎不京都,等她肚子里的皇子出生立了太子,炎國的大半江山就是她的了。
雖然不知道腹中胎兒是男是女,但她一定會生一個太子出來,她已經暗地養了八個同期孕婦,分娩那日可以隨時催生換嬰。
這八人懷的孩子都是有東吳國皇室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