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我確實沒想到,鄭書記,還是您想的周全。”李小南順坡下驢,她本來也沒打算用劉慶寶。
鄭榮有句話說的不錯,發改局習慣與‘大項目’打交道,很容易不自覺地將資源向大企業傾斜,而廣南泳裝產業的根基,恰恰是那些數量龐大、最需要扶持的中小微企業。
劉慶寶是鄭榮的人,用他拋磚引玉,也大大降低鄭榮的戒備心。
而且她作為縣長,總不好她提一個,鄭榮就否一個吧!
“那您覺得三利鎮黨委書記李國富同志怎么樣?”
鄭榮明顯很意外,“李國富?你怎么會想到他?”
李小南笑道:“商務局有大量工作,要與中小微企業打交道。
國富同志之前主導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打造出‘山貨郎’品牌,能與省內多家大型農貿公司建立穩定合作,銷量和口碑都很不錯。
從這點來看,他在搞活經濟、開拓市場方面很有想法,完全可以到更專業的平臺歷練歷練。”
鄭榮的身體靠向椅背,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儼然陷入了沉思。
‘李國富……’鄭榮低聲重復著,像是在重新評估這個人。
三利鎮近兩年的經濟成績,確實可圈可點。
但李國富這人,聽說工作作風很強硬,在鎮上大搞一堂。
鄭榮沉吟片刻,“小南同志,鎮黨委書記和商務局局長,工作性質天差地別。
在鎮上,他是一把手,搞品牌、帶動產業,相對單純。
可到了商務局,面對的是全縣錯綜復雜的經濟生態,要服務大批民營企業,他那‘土霸王’似得行事作風,能行嗎?”
他頓了頓,怕李小南不知道似的,特別強調了一句,“我可是聽說,他在鎮上說一不二,脾氣可不怎么好!”
鄭榮的擔憂不無道理。
如果說,管理鄉鎮,是‘點’的話,那么服務全縣產業,就好比是‘面’。
從命令式領導向服務型領導轉變,并非易事。
李小南顯然早有準備,她從容道:“書記,您說的這一點,反倒是我欣賞他的點。”
見他滿臉疑惑,李小南繼續道:“您可能也聽說了,前期動員企業參加廣交會,效果并不理想。
在我看來,有時候,立承同志干工作,過于懷柔。
與企業家打交道,需要剛柔并濟。一味懷柔,反而容易讓某些企業得寸進尺。
國富同志作風強勢,兩相配合之下,或許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李小南心里清楚,李國富看似粗莽,實則粗中有細。
除了偶爾做點昏頭的事,在工作能力方面,她還是很欣賞的。
鄭榮聽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看來你對他倒是寄予厚望,行,這個提議我會認真考慮。
要是沒別的事,你就先去忙吧!”
人事任命,不可能一蹴而就。鄭榮作為縣委書記,必然要通盤考量。
李小南知道,今天只能談到這一步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