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承同志,你先說說,一期入駐企業現在反映最多的問題是什么?
園區運營中暴露了哪些短板?大家討論討論,想想解決辦法。”
于立承翻開筆記本:“李縣長,目前最棘手的兩個問題,一是‘人’的問題,二是‘名’的問題。”
見眾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已身上,于立承詳細道:“自從廣南泳裝做起來,用工成本明顯上升,熟練工,特別是能看懂圖紙、會用電動縫紉機、手腳麻利的車工,非常緊缺。
現在南方幾個省的工廠也都在招人,他們工資開得高,咱們這離得不遠,不少熟練工都跑那邊去了。
肯留下的老師傅都成了香餑餑,企業互相挖人,工錢自然水漲船高,但生產效率提升卻十分有限,園區內那幾家企業,都是叫苦連天。”
“第二個問題更棘手,我們‘廣南泳裝’的質量好,但名頭不夠響亮。”
于立承帶著幾分無奈,“產品推廣工作,一直都沒什么效果。
在國內市場,客戶更青睞‘連市泳裝’、‘晉江泳裝’這些牌子。”
會議室內氣氛,變得有些沉悶。
這兩個問題,一個是生存壓力,另一個是發展天花板,都極為現實。
勞動局局長劉文武推了推眼鏡,率先打破沉默:“李縣長,于主任說的用工問題,確實是燃眉之急。
南方工廠的虹吸效應很強,我們硬拼工資待遇不現實。
我認為,咱們得換個思路,人咱們搶不過,但我們可以培養更多的人啊!”
李小南抬頭,“詳細說說。”
劉文武具體道:“李縣長,我認為可以將鄉鎮的富余勞動力組織起來,特別是那些因為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務工的婦女同志,開展為期一到三個月的免費縫紉技能培訓。
教師可以從園區中的老師傅里選,政府給予教學補貼。
考核合格的,直接‘點對點’輸送到園區企業,這樣既能快速緩解眼下的‘用工荒’,也能促進本地就業,把人才留在廣南。”
“這個辦法好,立足本土,解決實際問題。”李小南表示肯定。
她想了想,繼續道:“這樣吧,由勞動局牽頭,管委會配合,婦聯的同志也參與進來,做好動員和組織工作。培訓要注重實效,讓學員們快速掌握技能。”
這時,發改局局長劉慶寶突然開口:“李縣,光培訓可能還不夠,要知道,留在廣南沒外出務工的婦女,大部分要照顧孩子,這個問題我們也要考慮進去。”
于立承接過話頭,“在這一點上,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南方經驗,由園區統一規劃,加快配套‘職工公寓’和‘子弟學校’的建設?
讓工人既能照顧孩子,又能安心工作,這樣哪怕賺的少,也能留住人。”
李小南微微點頭,“長遠看,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立承同志,這件事管委會要納入二期規劃,盡快調研論證,拿出方案。”
“好的,領導。”于立承點頭應下。
教育局局長王青山舉手,“李縣,我也有個建議。”
“哦?”李小南笑道:“說說,今天喊大家過來,就是要群力群策、暢所欲。
不管對不對,先說出來嘛!大家討論討論,總能找到對的方向。”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