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沒有驚訝,不過是重提議題。
“眼下縣里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期,穩定壓倒一切。”
李小南環顧一周,語氣沉穩而有力,“經開區籌備、舊城改造、國企改制,哪項工作不是矛盾高發點?哪塊不需要強有力的公安力量保駕護航?
王勇同志業務能力突出,在上階段的嚴打和搶險救災工作中,表現有目共睹,讓他進班子,不是簡單地給個人待遇,而是為了強化縣委對公安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政令、警令暢通,能夠最高效地協調各方資源,應對可能出現的復雜局面。”
李小南話落,鄭榮輕咳一聲,率先提出質疑,“小南同志是從工作大局出發,考慮得很周全。
王勇同志的能力和成績,政府這邊也是認可的。不過……”
他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王勇同志已經是副縣長,分管公安工作,在政府層面,完全可以協調相關力量嘛。
況且,政法委隋書記本就是常委,可以代表政法戰線參與決策和協調。再增加一位公安系統的常委,是否必要呢?”
鄭榮的反對,在李小南的意料之中。
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王勇入常,雖說是李小南推薦,但誰都清楚,背后有吳明遠的影子。
圍繞在縣委書記周圍的權力板塊擴大,勢必會影響鄭榮在班子內的話語權。
另一方面,公安局長入常,那么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會大大提高。
可想而知,在財政預算、人員編制等資源分配上,必定會有所傾斜。
資源就那么多,這邊占得多,其他領域得到的就少。
鄭榮作為縣長,協調成本和難度都將成倍的增加。
對吳明遠來說,力推王勇,就是用一個常委職位,換來對暴力機關的絕對掌控,這是一筆非常劃算的政治交易。
在李小南看來,這件事沒有對錯之分,不過都是站在自已的角度,權衡利弊罷了。
紀委書記何偉民第三個發,他說話要直接很多:“鄭縣長說的有道理,隋書記確實能代表政法戰線進行協調。
但我們要理清區別,政法委是‘指導協調’機關,公安局是‘一線執行’機關。
這二者混為一談,是否有些不妥。”
見沒人說話,組織部長候國濤嚴肅道:“先說觀點,我不贊同王勇同志入常,常委會需要統籌全局,協調各個領域。
如果政法系統,同時擁有兩位常委,話語權的增加,資源會不自覺地傾斜,勢必會擠壓其他重要領域,這是可預見的后果。”
這時,一直沉默傾聽的吳明遠,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面。
聽見響動,眾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他身上。
“各位同志的意見都很有價值,”吳明遠的聲音不高,但說出的話,卻格外強勢,一改往日的溫和。
“穩定壓倒一切,這不是一句空話。發展是政績,穩定同樣是政績,而且是更基礎的政績。”
他的話擲地有聲,“經開區的建立,是縣委的重大經濟決策,維護其穩定落地,就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
我不是為王勇縣長爭取位置,而是在為經開區,乃至全縣的穩定發展,打造一個由縣委直接指揮的、強有力的‘前線指揮部’。
讓王勇同志入常,也是將縣委的手,直接伸到維穩戰斗的最前沿,這是戰略需要,不是人事安排。”
吳明遠將王勇入常一事,上升到政治高度和戰略布局上來,誰也再無法說出反駁的話。
會議室內,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