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南深深看了他一眼,沒再說什么,轉身上了車。
看著汽車緩慢駛離,于立承悄悄松了口氣。
不是他不想改,而是改不了。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利益關系盤根錯節,哪是那么好擺弄的。
搞不好,項目沒開動,他就先被動了。
回程路上,李小南靠在座椅上,閉目沉思。
林妍皺眉,想到方才的情景,終究是沒忍住,轉過身,小聲道:“領導,我看于書記那樣,并沒有往心里去,分明在敷衍咱們。”
“是啊!”李小南輕嘆,“連你都看出來了。”
她轉過頭,看向窗外,臨港的問題,癥結確實在班子,在于立承。
守成有余,開拓不足,他缺乏破局的銳氣和擔當。
在他的主導下,臨港街道很難有真正的突破。
回到辦公室,李小南叫住了林妍。
“小林,把近期臨港街道領導班子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找出來給我。
對了,還有全縣所有正科級領導干部履歷,一通找出來。”
“好的,領導。”林妍敏銳地察覺到氣氛不通,立刻應聲去辦。
接下來幾天,李小南一直在翻閱干部履歷表,思路也越發清晰。
臨港街道,作為她打造“泳裝之城”的重要承載地,乃至全縣經濟轉型的引擎,必須由一個敢想敢干、能打硬仗的掌舵人來領導。
她拿起筆,在一張便簽上,寫下幾個名字。
沉思片刻,圈定了其中兩位。
第一個,是縣發展計劃局局長劉慶寶,年富力強,思路開闊,在項目推進和產業規劃上屢有建樹,關鍵是性格強勢,敢于碰硬。
第二個,是石鵬鄉黨委書記孫國華,作風強悍,令行禁止。看似行為粗獷,實則粗中有細,很適合去臨港街道,當一根‘攪屎棍’。
放下便簽,她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
林港街道是經濟重鎮,黨工委書記的位置可是香餑餑,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李小南想換人,這無異于虎口奪食。
首先要過的,就是縣長鄭榮那關。
想到幾天前的不歡而散,李小南臉色訕訕,硬著頭皮,撥通電話。
另一邊,縣長辦公室內,正在聽匯報的鄭榮,掃了眼內線來電,見是常務副縣長辦公室電話,他眉毛微挑。
自從上次,兩人鬧掰,李小南基本都在縣委那邊辦公,怎么突然回來了?
他擺了擺手,示意封建華暫停。
鄭榮拿起電話,“怎么了?李書記?”
“啊,匯報工作呀,”鄭榮瞇眼,打著官腔道:“我一會兒還有個會,你先等會兒,我問問趙為,會后有什么安排……這樣吧,讓他給你回電話,我這兒有人,先掛了!”
不等對面說完,鄭榮‘啪’的一聲,掛斷電話,堵在心頭的那口惡氣,總算舒緩了一些。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