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南抿嘴笑笑,將袋子塞進她手里,“自家鹵的豬蹄,也不知道您能不能吃的慣。”
連芳下意識回頭,看向吳明遠,見他微微點頭,才熱情回道:“吃的慣,這可是好東西,美容養顏,謝謝你啦,小南。
來,快進來說話,我去給你們沏茶。”
吳明遠家在三層,約120平的三居室,裝修略顯陳舊,卻被收拾的十分干凈。
李小南在會客廳坐下,就聽吳明遠道:“下次來,可不許拎東西,否則別怪我不讓你進門。”
李小南笑著點頭,“行,都聽您的。”
吳明遠滿意一笑,突然打趣道:“這次回家過年,感覺怎么樣?”
能說出這話,顯然他己經聽到了風聲,李小南面上一苦,“吳書記,說實話,不太好,要不也不能往您這躲兒。”
“見了不少人,但基本都是來要錢、要政策的,別說我還未上任,就算是上任了,上面還有鄭縣長在,輪不到我大包大攬。”
見李小南清楚自己的身份,吳明遠十分滿意。
不管你背影多深,對上級該有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講政治,守規矩,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表面的和諧維持住,工作才能展開。
看來,眼前這位李縣長雖說年輕,但對官場的理解,很透徹嘛!
“你能這么快想通,用心了。”
李小南微笑:“應該的,吳書記,我剛回廣南,很多情況不了解,太需要聆聽您的指示。”
吳明遠笑了笑,眼角爬上幾根細紋,他擺了擺手,“指示談不上,互相交流吧!”
他端起桌上的茶壺,給李小南續了一杯,“廣南縣情況有些特殊,在市里有跟腳的、本地提拔上來的、還有咱們這種省里下調的,班子成員構成復雜,很難形成統一意見,更別提集中力量辦大事。”
李小南抿了口茶水,眼眸微垂,在這一點上,她比吳明遠意識的更深刻。
領導班子不睦,非一日之寒。
廣南經濟繁榮,不少本土派干部,在晉升前,都會來廣南轉一圈,讓干部履歷更加好看。
這些人通常帶著項目和資金,起初廣南縣本地干部持歡迎態度,能帶來錢的領導,就是好領導。
奈何,這些市里下調的干部,急于出成績,經常性大搞特搞,經濟發展沒見著,財政負擔卻愈發嚴重。
這樣一來,廣南本地干部就不樂意了,你們能拍拍屁股走人,我們還得在廣南干下去呢!
一方急于求成,另一方又不配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畸形的政治生態。
你不同意我,那好,我也不同意你,互相拆臺,經濟能好就怪了。
再加上吳明遠這個省里下調的縣委書記,用‘亂成一鍋粥’來形容此刻的廣南,一點不過分。
見李小南面色沉重,吳明遠喝了口茶,嚴肅道:“小南同志,其實你很特殊,你既是廣南人,又先后從省、市兩級政府干過,是出了名的經濟強手,你的提議,鄭縣長不見得會反對。”
這也是吳明遠急于‘點將’的原因,刨除周海潔的因素,李小南本身的經歷就很特別,或許能成為廣南僵局的突破口。
李小南點頭,瞬間明白了吳明遠的意思,不要和鄭榮鬧太僵。
雖說她有吳書記支持,但鄭榮身為縣長,想要壞事,可太容易了。
遠的不提,單說鄉鎮政府不配合,就夠她喝一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