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威信何在?皇家的體面何在?自古只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有天子向臣子開口借錢的道理?這要是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恥笑,說大周已經窮到要靠借貸度日了?
丞相府內,李斯年那張蒼老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久違的冷笑。
“陛下,還是太年輕了。”他對身邊的門生說道,“想一出是一出。這種荒唐的法子,虧她想得出來。看著吧,這‘建安債’,將是壓垮她威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師說的是,我等只需冷眼旁觀,不參與,不附和。屆時,無人認購,看她如何收場!”
“沒錯,正該如此。正好讓陛下知道,治國,不是靠那些歪門邪道的‘奇謀’,而是要靠我等經世濟民的肱骨之臣!”
一時間,整個京城的上層社會,形成了一種詭異的默契。
無論是盤根錯節的世家門閥,還是富甲一方的豪商巨賈,都對這“建安債”敬而遠之。
女帝派出去的戶部官員,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三天下來,認購的總額,還不到一百萬兩。而整個計劃的盤子,是兩千萬兩。
這個結果,讓整個朝堂都成了一個笑話。支持女帝的官員,垂頭喪氣。而那些等著看好戲的,則是個個幸災樂禍,只等在朝會上發難。
閑王府里,楚風聽著下人從外面帶回來的八卦,樂得在躺椅上直打滾。
笑死我了,我姐這回玩脫了吧?直接把現代金融產品搬到古代來,也不做個市場調研。這幫老古董,視財如命,又死要面子,怎么可能這么輕易就把錢掏出來?
思想工作沒做到位啊!這玩意兒,得包裝!得炒作!得找個‘托兒’!
楚風在心里指點江山。
你得找個全京城最有錢、最愛面e子、影響力最大的‘大冤種’來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要他帶頭買了,其他人一看,‘臥槽,連王老摳都買了,這事兒肯定有賺頭,不能讓他一個人把好處占了!’,這才會跟風往里沖啊!
京城里誰最符合這個‘大冤種’的條件?除了那幾個控制著鹽鐵、絲綢命脈的千年世家,還能有誰?尤其是那個王家的老太爺王承恩,出了名的老狐貍,但也出了名的好面子。上次他孫子為了個花魁,跟戶部侍郎的兒子當街斗富,一夜之間撒出去十萬兩銀子,就為了賭那一口氣。對付這種人,就得用激將法,用名利來釣他!
我姐這操作太糙了。應該直接辦個‘愛國建安認購大會’,把京城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全請到宮里來。當著所有人的面宣布,誰認購的‘建安債’最多,就御筆親賜一塊‘忠貞體國’的牌匾,允許他掛在自家祠堂最顯眼的位置!這對于世家來說,是光宗耀祖的榮耀!
光有榮譽還不夠,還得有實打實的利益。再許諾,等永安城建成,北境戰事平息,朝廷將重開西域商路。此次認購最多的前三家,可以獲得新商路三年的優先經營權!茶葉,絲綢,瓷器,這得是多大的利潤?胡蘿卜加大棒……不對,是榮譽的胡蘿卜,加上利益的胡蘿卜,雙管齊下,不怕這幫老狐貍不上鉤!
楚風在心里已經把整套營銷方案都策劃好了,甚至連主持人的臺詞都想好了幾套。
而此刻的御書房內,楚云曦正聽著戶部尚書哭訴認購的慘狀,面色清冷,看不出喜怒。
但她的腦海里,卻像開了實時轉播一樣,將楚風的“金點子”一字不漏地全部接收。
認購大會?
御筆牌匾?
西域商路的優先經營權?
楚云曦的鳳眸,倏然亮起。
她緩緩地敲擊著桌面,嘴角勾起一抹無人察覺的弧度。
原來……是這樣玩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