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烽煙,在紫宸殿內掀起了滔天巨浪,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固原關失守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澆滅了京城虛假的繁華。百姓們開始恐慌,米價在一日之內就上漲了兩成,城門口擠滿了想要出城避難的馬車。
然而,與民間的混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朝堂上一種詭異的平靜。
第二日的大朝會,氣氛壓抑得仿佛凝固。
所有人都以為,這會是一場充斥著爭吵、攻訐與推諉的鬧劇。丞相李斯年一派,與兵部、與那些老牌勛貴之間,必然會因為固原關的責任問題,撕咬得不可開交。
可預想中的場面,并未發生。
李斯年站在百官之首,面色灰敗,一不發,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十歲。
兵部尚書和幾位老將軍,也是垂頭喪氣,不敢與龍椅上的女帝對視。
因為,女帝昨日那四道雷霆旨意,已經將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追責?當然要追。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御敵。誰敢在這個時候挑起內斗,阻礙軍機,誰就是大周的罪人。女帝那句“以通敵論處”,可不是說著玩的。
所有人都被女帝那份超越年齡的冷靜與果決震懾住了。
他們想不通,但他們必須執行。
楚風打著哈欠,站在宗室的隊列里,感覺自己像個多余的擺設。
他昨晚睡得極好。那份來自御膳房的蟹粉獅子頭,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湯鮮味美,讓他回味無窮。吃飽喝足,一覺睡到大天亮,什么北境烽煙,都與他無關。
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等這個無聊的朝會趕緊結束,他好回去繼續研究王府后花園那幾只螞蟻的搬家路線。
唉,站得腿都酸了。這幫人怎么都不說話?啞巴了?平時吵架不是挺來勁的嗎?
李斯年這老狐貍,今天怎么蔫了?不應該啊。按理說,他應該會跳出來,把鍋甩給兵部,然后提議一個什么‘十路大軍,穩扎穩打’的餿主意,借機把自己的親信安插進去,撈取軍權。怎么今天跟霜打的茄子一樣?
還有那幾個老將軍,昨天不還嚷嚷著要跟蠻子決一死戰嗎?今天怎么也跟鵪鶉似的?
楚風的內心吐槽,精準地描繪出了朝堂上本該上演的劇本。
而此刻,坐在龍椅上的楚云曦,聽著弟弟這番“事后諸葛亮”般的分析,心中愈發覺得好笑。
她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殿內的沉寂。
“北境之事,諸位愛卿,可還有補充?”
無人應答。
她的目光,落在了李斯年的身上。
“丞相,你執掌百官,總領政務,對朕昨日的部署,可有異議?”
李斯年身體一顫,從隊列中走出,躬身下拜,聲音沙啞:“陛下深謀遠慮,臣……臣無異議。”
他不敢有異議。
昨日回到府中,他將女帝的四道旨意翻來覆去地推演了整整一夜,越想越是心驚。
這套組合拳,看似天馬行空,實則招招打在要害。固守主力,牽制敵軍;精兵奇襲,釜底抽薪;輿論攻心,動搖敵志。這根本不是戰場上的陽謀,而是洞悉了人性和戰爭本質的詭計。
他想了一夜,也想不出比這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