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南轉過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同志們的心意我領了。
不過,這初來乍到的,屁股還沒坐熱就先赴宴,傳出去影響不好。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李小南是來享福的呢。”
楊忠義的表情有一瞬間僵硬,很快恢復如初,連忙解釋:“李書記,您誤會了,這是咱們安南一直以來的慣例。”
李小南向他投去探究的目光:“有文件嗎?”
“啊?”
楊忠義張了張嘴,感覺這女領導的思路,他有些跟不上,“李書記,您要什么文件?”
“就是規定‘新書記上任,必須設歡迎宴’的縣委或縣政府紅頭文件。”
李小南語氣平和,仿佛在探討一個普通的工作問題,“或者是市里、省里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
楊主任,如果有的話,拿來給我學習一下。”
楊忠義的后背瞬間冒出一層冷汗。
他伺候過三任縣委書記,有講究排場的,也有半推半就的,但這種不按常理出牌、上來就直接跟他要文件的,還真是頭一個。
慣例慣例,不就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嗎?哪來的文件!
再說,這種事能落在紙面上嗎?
“這個……李書記,這、這倒沒有明文規定,”楊忠義的笑容變得勉強,額角滲出了汗珠,“就是……同志們的一片心意,是不成文的傳統。”
“哦,傳統啊。”
李小南輕輕重復了一遍,臉上的笑意淡了些,“楊主任,我這個人,最講規矩。
做事,要于法有據。
沒有文件依據的事,就是名不正不順。你說對不對?”
“對,對,李書記您說得對!”楊忠義只能連連點頭,心里卻叫苦不迭。
“所以啊,”李小南語氣一轉,重新變得體貼起來,“我不能讓同志們,更不能讓你楊主任,為了一個‘名不正不順’的傳統,去承擔可能違反規定的風險。”
她話說得漂亮,直接把拒絕,包裝成了保護,讓楊忠義無從反駁。
“這樣吧,”李小南一錘定音,“飯,該吃還是得吃,我個人掏錢,讓食堂大師傅加幾個菜,請各位常委和主要部門的同志一起,邊吃邊聊,正好借這個機會聽聽縣里的情況。”
楊忠義張了張嘴,“可盛麟那邊的餐費已經付過了……”
“這樣啊!”
李小南點點頭,短暫思考過后,便有了主意,“這樣,那桌菜也別浪費,讓老板幫忙折出去,折成現金,以今天本應赴宴的全體同志的名義,捐給縣福利院。
就說是……安南縣委的同志們,給孩子們加個餐,也算我們這屆班子,給安南百姓送上的第一份見面禮。”
楊忠義站在原地,第一次覺得工作這么難干。
看著前面那個并不算高大的背影,他趕緊跟上,心里隱約覺得,安南的天,怕真是要變了。
這位看似溫和的女書記,手腕之高、原則之強,遠超他的預料。
她這番做派,明顯是在立規矩啊!
縣委書記的歡迎宴,都在機關食堂,試問誰還敢大吃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