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知道哪位是領導啊?”李小南試探著問,她得知道,這場偶遇,是不是棉紡廠領導策劃的。
老王頭嘿嘿一笑,“本來不知道,但看見孫長富跟個孫子似的陪笑,就知道了。”
孫長富瞪眼,嗤罵道:“老渾頭,別瞎說,這位是周市長,來廠里慰問大家的,趕緊的,別廢話,請領導們上去。”
“行,上來吧。”說著話,還不忘把廢鐵,塞進孫長富懷里,“老了喲,整不動了,幫我拿點。”
李小南瞇眼,這跟她開始想的,好像不太一樣。
一行人跟在王大爺身后,走進狹長的走廊,只有幾戶人家外面,放置了鍋碗瓢盆,其余兩側堵滿了廢品。
顯然,靠撿廢品活著的,不只一家。
來到二樓拐角第一間,王大爺搓了搓手,將鑰匙顫巍巍插進門鎖,好半晌,才把屋門打開。
“里面亂,領導們別嫌棄。”
穿過低矮的房門,是十多平的生活空間,放置了一大一小、兩張單人床,一個煤爐、外加一個舊衣柜,就是全部的家具。
“孫長富,別抱了,放墻角就行。”王大爺邊指揮,邊扯脖子喊道。
孫長富頓感在領導面前失了面子,嗡聲嗡氣的回:“知道了,又不是第一次來,能不能給我留點面子。”最后這一句話,聲音壓得很低,要不是李小南離的近,估計也聽不清。
李小南見這不大的空間,站滿了人,也不是那么回事,她對隨行人員道:“你們先出去,挨家挨戶把物資發了,王大爺那份,先放在門外,等市長談完,再送進來。”
又對電視臺攝像說:“一會兒機靈點,什么該錄,哪里不能錄,你應該知道,對吧?”
攝像點頭,“李秘書,您放心,來之前臺長都交代過,新春慰問,肯定要熱熱鬧鬧的。”
“嗯。”李小南點頭,站在攝像機旁。
鏡頭緩緩打開,周市長坐在板凳上,問道:“家里是男孩女孩,幾歲了?”
“男娃子,九歲,小學三年級,棉紡廠小學倒閉后,咱們廠長幫聯系,去了市五小。”
孩子,永遠是華國人民最熱衷的話題,你跟他聊別的,他或許會有顧慮,一說到孩子,話匣子就打開。
周海潔笑著問:“家里就剩您和孫子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嗎?廠里的補貼按時發放嗎?”
老王頭搓了搓手,“可不就剩我們爺倆,孩子爸媽跑去廣省打工,一年也回不來一趟。
廠里每個月給170元補貼,一分不少。
小邵那人雖說本事不大,但一口吐沫一個釘,不拖欠咱下崗職工半分錢。”
說話間,老王頭習慣性的卷起了旱煙,嘴里嘟囔道:“你是市長,有句話,我得跟你說,咱廠這些小年輕們,都是好樣的。
聽一起撿廢品的老伙計說,他們廠連補貼是啥、都不知道,上訪也沒用,一筆爛賬,誰樂意管。”
本來前半句,孫長富聽得美滋滋,雖說廠里日子苦,但他們這些廠領導,問心無愧。
廠里有一個、算一個,也都念著他們的好,聽他們的話。
自打邵廠長來之后,棉紡廠這群人,也不去上訪了,廠里的大、小領導們,也過上了消停日子,不用再去圍追堵截。
結果聽到后半句,人立刻傻了,這老渾頭,在這瞎說什么呢!
孫長富連連使眼色,奈何老王頭說的興起,根本沒注意這邊兒。
李小南稍作手勢,攝像機便把這一幕,完完整整的拍下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