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現場的氣氛凝重到了極點,大大小小的坑洞如蜂窩般散布在沙地上,深黑的洞口像是一張張怪物的大嘴。
朱晨陽抹了把臉上的汗,聲音帶著難掩的焦灼:“大家再加快些速度,但務必小心,保證好自己的安全。”
隊員們咬著牙繼續挖著,鐵鍬觸碰沙層的聲音變得格外謹慎,又繼續挖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已經將附近全部都挖了出來,大大小小的坑洞布滿了黃沙之中,看的人密集恐懼癥都犯了。
趙行舟和梁景玉蹲在最大的坑洞旁,用手電筒反復照射坑壁,試圖找到可落腳的支點。
找打了可落腳點之后,二人收拾了一下裝備。
趙行舟背著雙肩包,將四棱軍刺抽出來握在手里,刀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梁景玉也做好了下去的準備。
就在這時,李教授走了過來。
“我跟你們一起下去。”
他眼神堅定的說道:“下面很可能是西夏王城的遺址,我必須親自去看看。”
朱晨陽也緊隨其后:“我也去,多個人多份照應,而且隊員的情況我必須掌握。”
趙行舟二人沒有異議,因為他們就算是阻攔也攔不住這些人,不過所有人不可能都下去。
趙行舟對二位教授說道:“現在下面情況不明,我們不能所有人都下去,萬一有什么危險那就全軍覆沒了,而且,我和梁景玉只有兩個人,真的遇到了危險不一定能護住所有人,所以,你們選擇幾個人下去,剩下的人在地面上隨時接應咱們,最多你們只能下去十個人,再多我倆沒辦法保證安全性。”
最終確定的朱晨陽和李教授帶著學生下去,還有博物院的幾位工作人員,一共十人,其中一位是有野外急救經驗的,也算是給大家多上一層保險。
每個人都精簡了行裝,只帶了必要的工具和照明設備,腰間或多或少都掛了些防身的物件。
“繩子已經固定好了,大家依次下去,間距保持在一米以上,別擠在一起,我先下去,等我的消息你們在下來。”
趙行舟率先順著繩索降落到了坑洞下面,坑壁的沙子依舊松散,不斷有細沙滑落,砸在他的肩膀上,但他動作沉穩,很快就落到了坑底,確定周圍安全之后,用力的搖晃了幾下繩子,其余人才依次下來。
坑底比想象中要寬敞,腳下是堅硬的石板,并非松散的黃沙。
強光手電的光束掃過四周,發現坑底一側有一個半掩在沙礫中的洞口,大約兩人寬,高度足夠成年人彎腰通過。
最后是梁景玉滑了下來,落地后立刻警戒在洞口一側,手里緊握著他的那個錫杖。
下面看著四通八達的,趙行舟用軍刺扎進旁邊的黃沙中,沒有想象中的松軟,反而扎到一半的時候被擋住了。
“這黃沙的后面應該是石板,扎不動。”
朱晨陽蹲下身,用手拂去地面的沙礫,露出了下面的青石板,石板上隱約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紋路:“這是人工開鑿的痕跡,材質和工藝都像是西夏時期的!”
李教授也湊了過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著紋路:“沒錯,這是西夏特有的卷草紋,看來我們真的找對地方了!”
眾人精神一振,之前的恐懼和焦慮被這突如其來的發現沖淡了不少。
趙行舟看著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亂七八糟的手電光束晃的有些睜不開眼睛,趕緊出聲說道:“這樣,先關掉一半的手電筒,我在前面,后面都二人一排,梁景玉殿后,我們要往里面走一走找人,最好別發出聲音,我好辨別一下方向,也能聽到這下面是不是有別的聲音,這下面不一定安全,所以,請大家先壓制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
“出發,保持隊形,不要擅自離隊,有任何事情都要通知我或者是梁景玉。”
一行人彎腰鉆進了旁邊的洞口。
通道比想象中要長,大約走了差不多一百米,前方的空間突然變得開闊起來。
當眾人走出通道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手里的手電筒不約而同地照向四周,光束在黑暗中交織,照亮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世界。
眼前并非預想中的古墓墓室,而是一條寬闊的街道!
街道由青石板鋪成,雖然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沙塵,但依舊能看出整齊的排列,街道兩側是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房屋,屋頂覆蓋著瓦片,門窗的框架清晰可見,甚至有些房屋的木門還完好地閉合著,仿佛這一切都只是在沉睡而已。
更令人震驚的是,頭頂上方并非裸露的巖石或沙土,而是由巨大的木梁和石板構成的頂棚,頂棚的結構異常堅固,看不到絲毫松動的跡象,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除非刻意破壞,否則絕不會輕易坍塌。
“這……這不是古墓,是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