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半個月,普陀山的菩薩道場也開始施工了。
匯通法師親自過來了一趟,指導著弟子們施工,確保道場的布局符合風水要求。
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網點也開始籌備,他們已經過來實地考察過了,無論是從人常住人口來看,還是從周邊的商貿發展來看,這里都很符合他們建造網點的要求,也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寫字樓的施工則定在半個月后,設計院已經完善了設計圖,報給了市里審批,很快就批下來了。
趙行舟幾乎每天都要去制衣廠看看,看著道場一點一點的建起來,看著錦江小區開始改造打地基,心里充滿了期待。
期間文先生辦事路過濱城還到這里看了看,十分的高興。
高尚也經常來幫忙,有時候會跟趙行舟一起在廠區里散步,聊著未來的規劃。
高尚看著正在施工的道場,感慨地說:“真沒想到,這地方在不久以后就會變得熱鬧起來了,不僅有商圈,還有菩薩道場,真的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以前誰要是說在這兒建樓,肯定沒人信,別說別人了,就是我都覺得不敢相信,趙哥,你實在是太厲害了,這種事情竟然都能辦成。”
趙行舟笑了笑:“我只是不想讓那些冤魂白白死去,也不想讓這么好的地皮浪費了。”
三個月后,菩薩道場建成了。
道場的大殿里供奉著觀音菩薩,香火旺盛,匯通法師親自來主持了開光儀式,附近的居民都來上香,場面很熱鬧。
又過了一個月,錦江小區的改造也接近了尾聲,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網點也已經入駐了,開始試營業,招商銀行的網點裝修得很氣派,門口放了兩個石獅子,鎮住邪氣,保險公司的網點則溫馨整潔,吸引了不少居民來咨詢業務。
有這兩個企業的入駐自然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剩下的空置商鋪也基本上租出去了七七八八,有餐飲,有娛樂,有休閑,這里簡直是煥然一新。
那些錦江小區的原住戶根本不敢相信,這里竟然會有這一天,以前提到這一片,很多老人兒都戲稱這里就是墳圈子,錦江小區的人就像是看墳的,而現在,這里欣欣向榮。
趙行舟站在道場的大殿里,看著觀音菩薩的雕像,心里很平靜,他想起那些在火災中死去的工人,想起那些被克扣賠償款的家屬,想起那個在夜里悲鳴的那些女鬼,那時候,她們死不瞑目,現在,她們終于可以安息了。
離開道場之后,趙行舟又去了寫字樓,新招租的商戶正安排工人們緊張地施工,爭取早日開業,一派繁忙的景象,心里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這里就會變成另外一番景象,銀行和保險公司會在這里為人們提供服務,菩薩道場會在這里為人們祈福,這里再也不會是那個陰森恐怖的禁地,而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地方。
夕陽落在道場上,給慈悲莊嚴的道場渡上了一層金色。
趙行舟站在原地,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知道,他終于完成了對那些冤魂的承諾,也為濱城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晚上,趙行舟回到住處,洗漱之后躺在床上,他拿起手機,給見真道長、匯通法師、王院長都發了一條信息,感謝他們的幫助。
很快,他們都回復了,祝他一切順利。
趙行舟放下手機,看著窗外的月光,心里很踏實,他知道,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但他有信心,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接下來的日子里,趙行舟一邊忙著自己修煉,一邊盯著制衣廠那邊的動靜,每隔幾天都要到那里去看看。
站在遠處看,二十八層的高樓巍峨聳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網點在寫字樓的兩側,像是兩個守護者,守護著這片曾經充滿陰氣的土地。
菩薩道場在寫字樓的北側,香煙繚繞,給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祥和。
這天和高尚在寫字樓里一家新開的火鍋店吃了晚飯,二人吃完飯來到了寫字樓的頂層,這一層被一家咖啡廳給租了下來。
二人站在寫字樓的頂層,握著手里溫熱的拿鐵,看著遠處的市區,心里充滿了成就感,趙行舟想起了那些在火災中死去的工人,想起了那些被克扣賠償款的家屬,他輕聲說:“放心吧,這里已經變得好起來了,你們可以安息了。”
高尚也笑了。
風從道場那邊吹過來,帶著冬日里雪的味道。
趙行舟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但他有信心,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讓每一個留過血的地方都結痂,雖然傷疤不會消失,但是也不會在因為那個傷害而痛苦。
菩薩道場的香火越來越旺了,很多人都來這里祈福,祈求平安健康,而周末的時候還有不少那次火災遇害者的家屬來這里做義工。
制衣廠的地皮,終于從一個陰森恐怖的禁地,變成了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地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