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就好。”
王衛國點點頭,隨即又道。
“不過光有硫磺還不夠。”
張衛東立刻虛心請教:“哦?還請王同志指點。”
“直接撒在地上,風一吹,雨一淋,很快就沒效果了。”
王衛國指著營地周圍的土地,胸有成竹地規劃起來。
“最好的辦法,是圍著整個營地挖一圈半尺深的溝,把硫磺粉和挖出來的土壤充分混合,再回填進去壓實。”
“這樣效果能持續很久。如果條件允許,在表面再撒上一層石灰粉,那就更萬無一失了。”
張衛東聽得連連點頭,眼中對王衛國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這哪里像個普通的村民,分明就是個經驗豐富的野外生存專家!
“好!就按你說的辦!”
張衛東一聲令下,戰士們和村民們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計,拿起工具,熱火朝天地改造起營地來。
挖溝、拌土、回填、壓實……
一下午的功夫,一道由硫磺和石灰構成的安全防線就將整個營地牢牢地圈了起來,讓人心里踏實了不少。
傍晚時分,海水再次退去,露出了比中午更加廣闊的灘涂。
王衛國兌現承諾,帶著一大群興致勃勃的戰士,打著火把和手電筒,浩浩蕩蕩地向海邊進發。
連山大隊來的村民們此刻都成了“老師”,一對一地教戰士們如何辨認海螺,如何從沙子里挖出蛤蜊,如何翻開石頭尋找螃蟹。
“這個是辣螺,煮著吃味道很沖!”
“看到沙灘上那個小孔沒有?下面肯定有蟶子,撒點鹽它自己就鉆出來了!”
“小心這個,叫海葵,有毒,不能碰!”
海灘上充滿了發現的驚呼聲和收獲的歡笑聲。
戰士們白天建設營地的疲憊一掃而空,每個人都像個孩子一樣,享受著大自然慷慨的饋贈。
回到營地,篝火熊熊燃起。一口大鍋里煮著雪白的海魚湯,鮮美的香氣飄出老遠。
另一邊的鐵絲網上,烤著生蠔和扇貝,油脂滴落在炭火上,發出“滋滋”的聲響。
螃蟹和海螺直接用海水煮熟,保留了最原始的鮮甜。
王衛國還親自操刀,將新鮮的海膽黃取出來,給幾個干部做了海膽蒸蛋,那嫩滑鮮美的口感,讓張衛東等人贊不絕口。
這一晚,青龜島上熱鬧非凡,所有人圍著篝火大快朵頤,分享著勞動的果實。
軍民之間的情誼也在這一頓熱氣騰騰的海鮮大餐中迅速升溫。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李青山的船隊就如約而至。
帶來了更多的水泥、木材和生活物資。看到被規整得井井有條,還多了一圈安全防護的營地,李青山對王衛國更是刮目相看。
簡單的交接后,王衛國和沈軍登上了返航的船。
臨走時,張衛東緊緊握著王衛國的手,再三感謝。
李青山按照約定,留下了一艘小型的機動船,停靠在臨時搭建的小碼頭,方便王衛國之后給島上運送物資。
回到熟悉的沈家村碼頭,王衛國還沒來得及回家,就看到岳父沈壯正帶著幾個手腳麻利的村民,在碼頭邊的空地上忙活著。
他們面前,是堆成小山似的嶄新魚線,正是他之前托大舅子媳婦張蓮從縣里買回來的。
“爸,這么快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