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的沒錯。
其實他也并非閑得沒事才來朱棣這里串個門。他就是故意的――故意來這里補刀。
他還是那個想法:希望自己這個兒子能夠早日認清現實,放下心中的執念。如此才是最和平的兩全之法,應天府的小狼崽子少一樁麻煩,北平府的老四也不至于惹怒了應天府那個無法無天的,落得個凄慘下場。
為此,他一直在旁敲側擊,默默努力。
他其實也只想自己的孩子們,不管是兒子還是孫兒,都能好好的,能安安生生的罷了。他一個做親爹的能有什么壞心思呢?非要閑的蛋疼來給自己的兒子添堵?
朱元璋暗暗搖頭,放下手里的茶杯。
不動聲色地將目光轉換到了一旁的道衍和尚身上,眼底深處帶著一絲戲謔之意:“和尚,你說說這當今的大明天下,好不好?”
道衍和尚神色一滯。
但他也很快回過神來,面上不卑不亢的神色讓人極難察覺到他心里真正的情緒與想法。
“回陛下的話,好,很好!去歲百姓不遭凍災平安過冬,今年陛下又拿出了此等祥瑞之物,皆是造福百姓的大善之舉。”
道衍和尚始終能保持冷靜和平和,甚至語氣平靜地說出了朱元璋最想聽的話。
雖是逢場作戲。
可這還是讓朱棣心里不好受,目光也更沉了許多。
朱元璋笑呵呵地道:“說得好!咱剛剛從黃宅一路走來,整個北平城的百姓們嘴里都喊著要咱大孫萬歲呢!”
“咱當了那么多年的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幾個字兒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也不知道曾有多少個人對咱說過這幾個字,可咱心里清楚得很,這都是按照禮部定下的規制流程,是人人見了咱都不得不這么講的客套話。”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