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朱元璋實在是無語。
要不是因為這份「莫名其妙的憎恨」,自家老爹也不至于格外地方關注道衍師父,連情報密信都給截胡了。
當然。
心里無語歸心里無語。
朱棣面上還是沒表現出什么異常,只是點頭應聲道:“父皇記得不錯,正是如此,眼下咱們原先的計劃和預料都被打斷了,雖然說,即便咱們就這么等待事態自然發展,起事的時機也遲早會來,可眼下陛下對于沿海一帶的政策……又耽擱不得。”
“大明國朝課稅一向緊湊,年年都是這里省著那里省著堪堪夠花,萬萬浪費不得,否則必然是要出事情的。”朱棣抓緊每一個機會,見縫插針地上眼藥。
而后才繼續往下說道:“好在咱們的人順利打入了淮西勛貴的內部,便也只能從這里下文章了。”
朱棣知道自家老爹急著回去收拾那個「敗家子」,更知道自己父子二人的目標高度一致,如今說起這件事情心里自然也沒什么好疙瘩的。
“這幾天父皇這邊的情報晚了,兒子那邊的情報也晚了,現在父皇這邊情報送過來了,說明京城那邊解除了戒嚴狀態,想來兒子那主錄僧安排的暗樁,也該來信兒了。”
“兒子也知道您不喜歡他,不樂意見他,待兒子回去問詢整理一番,再和父皇通消息。”
朱棣大方坦然地道出自己的想法。
與此同時,自己心里也安定了許多:
你眼下穩住了又如何?未來你又要怎么辦去?況且本王還有后手牌,淮西勛貴那群人,打仗是一把好手,玩心眼子就不行了,不怕攛掇不動!
“好,你去吧,情況如何,盡快給咱個消息和準信兒。”朱元璋對此果然沒什么說法,甚至還有些急迫地叮囑了朱棣一句。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