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也是這個理兒了。
聽到朱元璋這么說,一旁的陸威卻不解蹙眉道:“陛下,我大明皇朝人才濟濟,自立朝以來,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子一大堆,個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呢!”
朱元璋似有深意地搖頭一笑。
輕嗤了一聲,道:“那沒用!什么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在這兩道題目上都根本沒有用武之地!這玩意兒啊……得有思路清奇的大智慧才行!”
說到這里,朱元璋嘴唇都不由自主地翹了起來。
連胸膛都格外挺了挺,滿臉都是驕傲和自得之意,就差把「啊對對對!咱大孫就是這有大智慧的!」這一串字寫在自己臉上了。
這話聽得陸威一愣一愣的。
一臉不解地道:“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都沒用?陛下……這事兒怎么給您說得都有些玄奇了起來?”
在他的認知里,朝堂上那些出口成章、口若懸河的文人,那些通過恩科考試從整個大明皇朝選出來的進士們……就是天底下頂頂聰明的人了。
那般厲害人物都沒轍么?――他是有些難以想象的。
被陸威這么問,朱元璋臉上那股胸有成竹的自信,更是愈加濃厚了,輕笑著道:“要說玄奇也能說玄奇,一般人誰能想到他那思路上去?呵呵。”
如此贊揚感嘆了一句,朱元璋面上的神色忽又認真了起來,帶著鄭重、帶著慨嘆、帶著發自內心的認可與贊同:“今日咱沒聽到關于這兩道難題的消息……不是好事兒,卻也是個好事兒。”
“呵呵,陛下,您又和微臣說起啞謎打起機鋒來了,咱是個粗人,可看不明白也聽不明白這許多,嘿嘿。”陸威又聽不懂了,干脆有什么說什么。
朱元璋咋舌道:“嘖嘖,那么多狀元郎、探花郎的……那么多所謂學富五車的文人都看不明白,說明我大明皇朝在這事兒上還真缺人才!這自然不算個好事兒。”
其實……除了對答案的好奇,他心里還有一絲期待――自家大孫提示都給出來了,總該有人格外聰明些,想到其中的玄機,日后也好為自家大孫、為大明效力。
而事實證明。
他們不僅沒有自己考慮到這一點的能力,就算是有了提示,都一樣考慮不到!
“只是另一方面,這也讓咱愈發看到,咱大孫能提出來這兩道難題的……難能可貴!咱大孫厲害,太厲害了――這便又算得是好事兒了,嘿嘿!”
朱元璋曾親耳聽到過其中一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