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子真是實心眼沒想那么多,唯一想的……只是我大明皇朝能好好的;是老朱家的大明基業不落于旁人之手;是只要父皇您還在一日,就當是我大明的天;是您兢兢業業一手操持著大明,不該如此安然落幕!!”
“兒子也承認,這樣的手段有些過于偏激了些。”
“但兒子從來都只希望父皇好,希望大明好!若父皇覺得兒子這么做有錯,兒子認父皇您的罰!”
“可兒子也還是得求父皇。”
“此事……若是被應天府那個人知道了,他是真的會對我朱家子孫下手的!還求父皇三思!”
不得不說,朱棣還是極其冷靜的,三兩語便將這件事情講得避重就輕好似自己真的一點私心都沒有。
同時也提出了最關鍵、最值得他在意的一點――不要把這件事情戳到應天府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萬一自家老爹真一個沒忍住,把到這件事情悄悄捅到應天府去,那邊可不是什么吃素的,直接削藩弄死他就完犢子了――嗯,眼下最重要的,小命要緊。
朱棣一身冷汗地伏跪在朱元璋面前。
心里正琢磨著,接下來該如何把這一張微薄的親情牌打好,卻聽得前方踱步的聲音停了下來,自家老爹重新坐回了原先的躺椅上去了,而后還道:“三思?三思什么?你為咱想了那么多,咱為什么還要把這件事情戳到應天府去?”
“父皇,兒臣雖然……”
朱棣本以為一定是繼續劈頭蓋臉的一頓罵,口中打好的腹稿當即脫口而出,準備好好打一打這一場親情牌,卻是剛說了幾個字便驟然停下,
他直起身來,抬頭,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朱元璋,神色懵逼地張大了嘴:“啊??”
傳給應天府的信的內容,朱元璋看了生氣他明白,無非就是覺得他算計,還覺得自己在給他的寶貝大孫子出難題唄――為什么要把這件事情戳到應天府?還不是因為你偏心眼子偏到姥姥家去了?
可是自家老爹居然認可了「實心眼,為大明,為他洪武大帝」這一番說法,這反倒讓朱棣傻了。
原先在肚子里打的一大堆說辭草稿全不能用。
腦子都差點宕機了。
朱元璋不以為意地淡淡一笑:“啊什么啊?”
朱棣咽了口唾沫,袖子里的拳頭緊著握了握,用指甲刺著掌心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道:“父皇您不是……”
不是打定主意鐵了心要讓朱允啄切∽幼飾渙耍
不是偏心大哥不算,還偏心他的兒子?
怎么就突然改主意了?
不過這些話他都沒敢宣之于口,而是只小心翼翼旁敲側擊了一下:“父皇的意思……兒臣有些沒太懂……”
這話也算是實在話,他是真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