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語氣、神色、目光……早已不似從前那般古井無波,所有人都聽出了急切之意。
也不怪道衍和尚養氣功夫不行。實在是民心倒得太快了!快到他不得不急!
朱棣面上頓時露出一抹為難之色。
問道:“道衍師父的意思……本王不等父皇來找我,而是直接建議父皇豎旗,撥亂反正?此舉是否……不太合適?惹得父皇芥蒂?”
之前他連問話都是旁敲側擊地問,正是這個原因。
所以一直在等。
奈何就是左等右等始終沒等來消息。
“那是之前,咱們有時間也有底氣等。可是小皇帝背后那個人的動作太快了!快到咱們已經沒時間繼續等下去了!”
“而且貧僧以為,他或許……”
“不一定有之前大部分人都揣測的「竊國居心」!”
“首先,他做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是真的在切切實實地治理大明皇朝!”
“其次,他一直在不遺余力地給小皇帝積攢民心!如果他有所謂的「竊國居心」,按照常規的道理來說,他不會讓小皇帝的位置坐得那么舒服。”
再一再二不能有再三。
對方若是單純地把小皇帝當做是傀儡,或許暫且會使些手段給他積攢民心、保持朝堂和大明皇朝的穩定,但他絕不會讓這些隨便拎出來一件都堪稱天大的事情都落到小皇帝一個人的頭上!
道衍和尚能在歷史長河中成就那個「妖僧姚廣孝」,他的感知當然是敏銳地,自然不可能注意不到這一點。
朱棣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長嘆一口氣道:“是!那個人……更像是在輔佐朱允祝
同時也完全明白道衍和尚那話的意思。
就算是主動開口去勸,也要盡快找到機會讓朱元璋自己領頭去撥亂反正!
否則以如今年事已高的洪武大帝,在確定那個人并無竊國之意,只想輔佐朱允椎那榭魷攏岵換嵬耆裊慫庖簧硇鈉臀純芍恕
他們奪位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朱元璋!
“本王明白了!”
“一旦有機會,本王定會對父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力勸父皇盡快動手!”
朱棣目光一凜,語氣篤定地道。
只不過剛說完這話,他的眉頭便皺了皺,目光聚焦在窗戶下方涌動的人群之中,輕聲發出了疑惑:“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