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便從自己寬大的袖袍里將情報取了出來。
粗略掃了一眼過后。
嘴角噙起一抹淡笑,道:“殿下大可寬心,應天府那邊也亂了,畢竟在這世道上,普通的百姓數量永遠占據了九成九之數,即便朱允狀司僭萸移較17順嫉鬧疃嗖烏珊駝椋嵌虜蛔∮樸瓢儺盞淖歟幢閌巧保巡懷傷萇繃司懦刪諾陌儺眨俊
“這,就是王爺的機會!”
“對于應天府的百姓來說,若有人想要掀翻這樣一個要他們命的君王,他們豈能不夾道歡迎?”
“若是能運作得當,這就是個大殺器!”
聽到這消息,朱棣緊蹙的眉頭總算舒展了不少,點頭道:“果然如道衍師父所料。”
而令人振奮的消息似乎還不止這一則。
只聽得道衍和尚繼續道:“不僅是應天府那九成九的百姓,即便是剩下的那一小撮人之中,也是存在微詞的。“
“道衍師父快說。”朱棣面色一振,催促道。他需要一些好消息來驅散陰霾。
道衍和尚收起手里的情報消息,抬起頭繼續道:“那個人的存在,只怕也很快要被人拎出來了。”
“對于朝臣、民間有些許見識的文人士子來說,一個原本唯唯諾諾過了十幾年的東宮三殿下,走了大運登了皇位也就罷了,上位之后依舊頑劣不堪、任性妄為,結果突然來這么一出,背后怎可能沒有操縱指點?”
“難道還能繼續撞大運不成?”
“現在京城已經有不少人在暗中猜測和議論此事。也有人開始明里暗里在探究著此人了。”
“所謂有得必有失。”
“那人此舉的確以最好的效果替新帝收攬了民心,卻也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了。”道衍和尚道。
朱棣點了點頭,目光一亮地看向道衍和尚,問道:“可有人探究到了結果?”
道衍和尚搖了搖頭:
“有人懷疑是劉三吾、詹徽、傅友文這三個人,畢竟這段時間以來,原本關系并算不上太好的三個人頻繁地湊到了一起,早朝上諫臣參奏的時候他們也都不大愛說點什么。”
“不過這個猜測不靠譜。”
“以他們之能,還是不至于讓私宅里那位陰溝里翻船的,且若是他們三人之手,陛下也不可能之前毫無察覺。”
朱棣有些遺憾地輕嘆了一口氣:“那當真可惜了,若是此人能轉到明面上來,你我應對起來多少能輕松些。”
道衍和尚卻不以為意地抿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