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慶功會,讓各路媒體又嗨了兩天。
《重返二十歲》這匹黑的不能再黑的黑馬,被各路專家拿出來反復的研究。
就這么一部輕喜劇片,怎么就能把《無極》拉下馬,排在國內電影歷史票房榜的第二位?
第一位是《英雄》的2.5億,第二位就是《重返二十歲》的1.95億,《無極的》1.8億排在第三。
《英雄》可以先不用說,但《重返二十歲》憑什么?這是很多業內人士都想不通的地方。
有人把《無極》的失敗,歸結于影片自身,有人則是把失敗歸結于兩部電影的宣發。
有一位專家的分析,贏得了不少人的認同。
這位專家,只從宣發方面分析,羅列出了《無極》在宣發方面失敗的原因。
一、營銷理念的根本對立
《無極》的營銷理念是“全民狂歡式”,《重返二十歲》則是精準下沉式營銷。
《無極》的宣發組認為,只有通過大規模的宣傳,才能吸引大量的觀眾,從而轉化為票房收益。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無極》的營銷并不聚焦于特定的群體,而是追求一種“無差別覆蓋”的效果。
然而,與《無極》的營銷理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重返二十歲》所奉行的“精準和下沉”
該團隊清楚地認識到,一部小成本的奇幻喜劇很難討好所有觀眾。因此,他們明智地將核心受眾鎖定為各位演員的粉絲、家庭觀眾以及年輕情侶。
通過精準地定位目標受眾,他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和推廣,從而提高營銷的效果和效率。
二、宣發傳播載體的悄然改變。
《無極》的傳播依賴傳統媒體矩陣。團隊主要通過報紙、電視和戶外廣告傳遞信息。
而《重返二十歲》則玩轉網絡生態。博客話題#高媛媛重返十八歲#閱讀量破億。
新興的視頻網站,在這個回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視頻網站推送的影片預告片的視頻點擊量是個恐怖的數字。
特別是張國容先生客串的片段流出后,這一類的視頻的播放量,各個都是數十萬的播放量。
在這一點上,《無極》劇組似乎并沒有意識到網民們的能量。
三、危機應對的失當。
當《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在網絡上形成風潮,團隊沒有意識到這是觀眾對影片敘事混亂的吐槽,反而選擇硬剛,要起訴訴創作者。
這種做法讓原本對影片質量的討論,演變成對導演的嘲諷,加速了票房跳水。
四、對目標受眾的認知的不同。
《無極》試圖塑造高端藝術的認知。它從各個方面暗示觀眾,這是一部高端藝術大片。
但當普通觀眾發現劇情晦澀、臺詞空洞后,這種“高端感”迅速遭到反噬。
而《重返二十歲》則主動降低門檻。預告片里全是笑點,宣傳語則是更直白如“帶媽媽再年輕一次”。
這種低姿態或者說生活氣質的姿態,讓觀眾對影片的包容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