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闊別已許久的自家小院,張元先是美美的吃了一碗陳姐做的臊子面,然后悠哉的坐在躺椅上,喝了一會茶,這才感覺身體和魂兒都回來了。
和阿寶親熱了一會后,終于安撫下了這家伙的情緒。
阿寶現在在陳姐的投喂下,這家伙越來越壯了,看家護院絕對不在話下。
撫摸著阿寶的大腦袋,張元感覺在外面住的再好,還是不如自己的小窩啊。
下午休息過來后,張元跑了一趟他家的涼皮店,看望了一下老媽,晚上在家和老爸他們吃了一頓飯。
自從老爸他們知道了兒子的身家后,就徹底放手,不再管自家兒子的事了,現在對長時間沒有見到兒子,也沒有再大驚小怪。
吃飯的時候,張元還是那個話題,想讓他們倆都別干了,該享受生活,就去享受生活。
老爸第一個不干,說他現在正當年,正是拼搏的時候,何況他還有自己的事業,哪能現在就開始吃閑飯呢。
老媽也自是不用多說,比老爸還要倔,老爸都不同意,老媽自然就把張元的話當做耳旁風了。
眼看這事推進不下去,張元也只好作罷。
“前段時間,村里集資修咱們的那個老戲臺,村長打電話過來了,問我捐多少,我捐了一萬,又給你捐了五千,咱父子倆的捐款金額,現在排在最前頭,我第一,你第二”
說起這事,老爸臉上都在發光,老媽則是冷笑道:“就你能!別人最多捐一千塊,就你n瑟捐一萬,還給大元捐五千,你看吧,以后村里大小事需要錢的時候,都要找上你了”
老媽倒不是心疼這些錢,而是覺得和大伙大差不差就行,沒有必要出這個頭,不然以后怕是有不少麻煩。
“那又怎么地,咱有錢了,又能花多少,剩下的不就是修橋鋪路這些事么,有我頂在前頭,大元就不用摻和這些事了,我在村里搞這些,也是給大元以后留下了情分,你懂個啥!”
老爸差一點,就說老媽頭發長見識短了,以前沒錢,咱只能壯孫子,現在有錢了,就必須把這個勢拿起來。
你不拿勢,別人還真當你沒有勢,當你把這個勢拿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村里辦事,一切都順利的很。
“就你知道的多!”老媽還是不給老爸好臉色。
“你懂個錘子,這次修戲臺是要立碑的,我花這些錢把咱家的名字放在頭一個和第二個比啥都值!”
“那以后修廟呢?戲臺修了,估計廟也快修了吧,到時候你還捐?”
“那當然!修廟那是必須要捐的”
“你就造吧”老媽還是不以為然,不過之前老爸說的為孩子減少麻煩,在這點上,她還是認同的。
在這些事上,張元是插不上嘴的,主要是他說也沒有用。
不過老爸的做法,張元還是贊同的,確實有老爸在,為他擋住了不少類似這樣的人情往來。
在村里,只要老爸在家里是拿事的,村里的事情,一般不會找上他這個小輩。
倒不是張元不想為村里做點貢獻,出錢出力他都不在話下,主要是怕麻煩。
“對了二叔呢,他怎么沒有過來吃飯”張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