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天池湖底,正中一個房間里,方大寶見到了名動天下高媚兒。
此時,這個女人中的帝王,尚存于世幾個渡劫修真之一,江湖人稱“女帝”的高媚兒盤膝坐在一個普通的蒲團上,正對著一面普普通通的墻壁,一動不動,默默無。
方大寶就是再不學無術,也知道這就是佛宗里所謂的“面壁”。
也就是說,這皇帝正在“面壁思過”。
方大寶第一眼就想:這女人殺人如麻,正在這里后悔呢!
“母皇!您――”高歆扶著墻壁,心里難過,哽咽著叫出聲。
高媚兒嘆口氣,緩緩轉過身來。
此時,方大寶才看清高媚兒。
和雪域圣殿中高高在上的“女帝”截然不同,天池地底的高媚兒,已褪去了所有的光環和鋒芒,若只論穿著打扮,幾乎一個普通村婦沒什么兩樣。
身著一襲樸素的灰色布袍,一頭長發簡單地束成一縷,用一根木簪輕輕挽起,全身上下沒有一件多余的飾品,就連耳垂上也空蕩蕩的,唯有腰間一條綠色的腰帶輕輕一束,勾勒出曼妙的身材。
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便是這么簡簡單單的裝束,方大寶也不禁嘖嘖贊嘆,所謂真正的人間絕色,不管是身著華服,還是粗布麻衣,甚至不著寸縷,都無法掩蓋她絕美的容顏和超凡的氣質。
高歆怎料到方大寶這貨肚里一下轉過這么念頭,她看到母親面壁,不禁淚水盈盈,問道:“母皇,您沒事吧――”
“怎么,你怕母皇去了一趟西方,就被那個老和尚忽悠了?”高媚兒似笑非笑。
“是啊,很多人和我說,西方佛主見不得的,即使見面也不能望他的眼睛,不然一見就要皈依佛門,一見就要拜師,聽起來好可怕!”高歆說道。
“那是別人。”高媚兒淡淡一笑:“你娘是什么人,就能輕易被人蠱惑了?”
“剛女兒看您在面壁呢,嚇死兒臣了。”高歆拍了拍胸口,一副好怕怕的樣子,“女兒還以為您皈依佛門了。”
高媚兒沒有正面回答這句話,一瞬間陷入沉思中,正在回想當日與佛主見面的場景。
這是這么多年,高媚兒沒有借助法身,第一次踏上西方的路途。
寶音寺內,香煙裊裊,如若信徒之愿漸入人心,佛堂中燭火微微搖曳,可見佛法之深邃和幽暗不明。佛主到時陣陣梵音響起,宛如天籟,此人端坐蓮臺,嘴角含笑,宛如佛陀拈花微笑,佛說兩般世界,拔觀照影,我懷一片冰心。
佛主一開口,頓時時間凝滯,萬物皆空,唯超脫與寧靜存。
高媚兒實則滿懷戒心,記憶中最清醒的就是佛主光亮的頭上,十二個通紅的“菩薩戒”歷歷目前。
高媚兒嘆口氣道:“不過西方佛主執掌釋門,手下光頭百萬,的確不能小瞧了。”
高歆不敢說話,生怕母親此時想到什么重要的事情。
過了片刻,高媚兒莞爾一笑,“歆兒,你母皇并不輸于佛主分毫――他有光頭百萬,你母皇也有精兵百萬,城市千座,治下黎民更有億兆之數……”說到此處,這女人站起身,微微挺胸,稍露崢嶸,一代雄主的霸氣油然而生。
“是啊,天底下,誰能勝過您!”高歆由衷地贊嘆道。
方大寶聽得出,高歆這個贊嘆乃是出自內心,倒沒有半點馬屁的痕跡,否則母女對話,還要拍馬溜須,那也太沒意思了。
“他給了你母皇一本經文。用于超脫積攢太多的殺孽,消除心中的不安……否則……否則很難再進一步了。”高媚兒忽然出現了一些疲態,從身邊蒲團上拿起一本經書,繼續道:“就是后面的天劫,弄不好就是母皇煙消云散之時。”
“您讀了沒?”高歆囁嚅道:“女兒,女兒見識淺薄……但,但還是建議您別看佛主的東西,他的東西不能看的……”
說著話,高歆一著急,從高媚兒手中把這個冊子拿了過來。
只見冊子上寫著“大方廣圓覺經”六個核桃大小的字,從“文殊章”“普賢章”到后面的“賢善首章”,內容十二章,寥寥不過數千字,實在和外面寺廟里的“圓覺經”并未有什么不同,連忙又放了回去。
按理說,高媚兒未準許她看這本書,她是不能動手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