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
杜國強愣了一下,連忙問道:“在哪?”
培養熟練的注塑工人,一直是杜國強日程表上的首要內容。
雖說他是重生人士,可僅憑他一己之力,以后世的一些先進技術理念及設計,想要跟西方的工業巨頭相比,顯然有些不現實。
但好在,眼下國內還有個顯著優勢——這是西方國家所沒有的,那就是人口紅利。
倘若他能培養出一批技術熟練的工人,通過工廠的高效運轉,說不定真有希望改變國內注塑行業的格局。
“都在外面候著呢。”李江一應道,“大部分是年輕些、閑在家里沒工作,且人品過得去的,我都找來了。還有幾個村里的長輩,大概四十來歲,能力不錯,我也給請過來了。”
“很好!咱們廠要是能擴張成功,你必須記頭功。”杜國強稱贊道。
可看李江一一副支支吾吾、像是有話難出口的模樣,杜國強忍不住又好奇問道:“還有別的事?”
“這批人里……我爹也在。”李江一咳嗽了一聲,低聲道,“他見我賺著錢了,腦子一熱就要跟我進城。畢竟是我親爹,我沒法硬攔。一會兒國強哥,你要是見到他,想個法子把他勸回去吧,我這做兒子的實在不好出面。”
李天水竟然也來了?
杜國強愕然,問道:“天水叔不是你們村的村支書嗎?他也來了?”
饒是杜國強知道自己開的條件不錯——在靠天吃飯的農民眼里,這已是難得的好工作——可也沒想到,自己這三瓜兩棗的待遇,竟然能說動村里的村支書。
這年頭的村支書,那可是山里的土皇帝,一九鼎的人物。
看到李江一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杜國強笑了笑,道:“你也別太過意不去,這事肯定是天水叔自己主動提出來的。我記得天水叔的組織能力還不錯,咱們工廠做大做強后,免不了要缺一個能寫材料、溝通各部門事務的人,把天水叔放在這個位置上,其實也挺合適的。”
“走吧,帶我去見見他們。”杜國強扔下手里刷大白的刷子,跟著李江一去找這批從農村來的、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工。
正午時分,七八個人正蹲在墻根下,穿著褐綠色的衣服。
一個個臉蛋子被風吹日曬得黃撲撲的,路過的城里人忍不住好奇打量著他們。
蹲在最前面的是雙水村的村支書李天水,他嘴里叼著根旱煙,有些緊張地看著走到自己面前的杜國強。
“國強同志,”李天水慌忙把煙斗從嘴里拿出來,“雙水村八個勞動力,向你報道了。”
杜國強笑了笑,道:“天水叔,我這廠子是私營單位,不是國企,不用搞得這么正式。況且大家能不能留下來跟著我干活,還得看接下來這段時間的表現。”
李天水趕忙道:“你就放心吧,這些人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也是這兩年寬松了些,要不然村子肯定不放他們走。”
雖說改革開放的浪潮已經席卷了好幾輪,但大部分地區的開放還是一點點逐步展開的。
所以現在的農民本質是還是不能扔下土地進城的。
不過,地方政府早已經瞅到了這個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