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平復了一下情緒,沉聲說:“現在我宣布幾項決定:第一,成立青石村道路修建指揮部,我親自任指揮長,一個月內必須開工。”
“第二,審計局立即對林業局、交通局近三年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第三,紀委成立專項調查組,對青石村道路修建拖延問題進行調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他目光如炬,掃過每個人的臉:“東山縣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某些人如果還想著渾水摸魚,中飽私囊。”
“我告訴你,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每個走出會議室的人,無論是局促不安的陳鈺、面色僵硬的趙大勇,還是旁觀的其他負責人。
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風暴氣息。
散會后,江昭寧回到辦公室。
天色已晚,雨還在下。
他站在窗前,望著縣城稀疏的燈火,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今天的會議只是開始。
陳鈺、趙大勇等人樹大根深,背后還有周明這樣的市領導撐腰,絕不會坐以待斃。
接下來的斗爭將會異常艱難。
但他沒有退路。
青石村村民期盼的眼神還在眼前,照片上陳鈺放縱的嘴臉還在腦海,u盤里的對話還在耳邊回響。
一條路,一個承諾,竟然要用一位基層老黨員王誠漢的半條命去換?簡直荒謬絕倫!
而陳鈺、趙大勇這些人卻心安理得地推諉、搪塞,甚至貪腐!
“資金有限…人手不足…”江昭寧冷哼一聲。
是,東山財政吃緊是事實。
但有限的資源和有限的權力,絕不是滋生腐敗和懶政的溫床!
直接掀開蓋子?
證據還不夠鐵。
陳鈺、趙大勇盤根錯節的關系網足以形成一個巨大的緩沖地帶,貿然出擊,只會打草驚蛇,甚至可能被反噬。
周明一個電話,或者一句似是而非的“指示”,就能讓調查舉步維艱。
他需要一個突破口,一個能真正動搖陳鈺、趙大勇,并順藤摸瓜扯出他們背后保護的“傘”的支點。
這局面比剛來時設想的更為兇險,但退一步?
看到青石村的景象。
他就知道,退無可退。
那不僅僅是幾百戶村民的生計。
更是壓在心頭的一座沉重大山,是政治良心和職責所在!
“趙大勇說…南灣村的路修成了?”江昭寧的目光銳利起來,這個細節在他腦中飛快打轉。
趙大勇在會上強調青石村“修路成本太高”,理由之一是“修建了更困難的南灣村的路后,縣財政就再也無力承擔”。
當時他被趙大勇的無恥狡辯氣得夠嗆,但現在冷靜下來,這句話反而成了一個值得深究的線索。
南灣村的路,真的修好了嗎?
修一條路,動輒千萬資金,如果南灣村的路都能順利修好,至少趙大勇聲稱如此,為什么地理環境差異雖大,但人口同樣密集、民生需求同樣迫切的青石村,卻成為年年被打在紙面上的“釘子戶”?
資金真的枯竭了嗎?
還是某些環節在刻意阻滯?
南灣村那條路的質量如何?
資金使用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