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院長看他態度堅決,嘆了口氣,終究還是拿起桌上那部老式電話機,搖通了歐陽軍偉家的號碼。
電話里,鄭院長沒多提養豬場的規模,只著重強調了這是縣里特批的試點,有港商投資背景,算是開了政策的先河……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才傳來一個略顯蒼老但中氣十足的聲音。
“老鄭,你的面子我總要給的。行吧,讓他明天來家里坐坐。”
“不過老鄭,丑話說前頭,就是見見,別的,我可沒答應。
——
從鄭院長的辦公室出來,陳野的心情并未因那句“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沮喪,反而更堅定了要請動這位歐陽老先生的決心。
正如他所想,有背景又有真才實學的人,豈是輕易能請動的?
越難,才越證明其價值。
——
到家時已是傍晚,徐鳳嬌早已做好了飯菜等著。
見他風塵仆仆地回來,臉上帶著倦色,她沒多問生意上的難處,只是利落地打好洗臉水。
又把一直溫在鍋里的飯菜端上來:“先吃飯,有什么事吃完再說。”
陳野心里一暖,這種無條件的支持讓他倍感安心。
他簡單說了明天要去市里請一位老專家的事。
徐鳳嬌給他夾了一筷子菜:“該請!咱不懂的就讓懂的人來,明天早點去,好好跟人家說。”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陳野就出發了。
他特意帶上了那個幾乎快被他遺忘的系統獎勵——《母豬的產后護理(精編插圖版)》。
昨晚他熬夜仔細翻閱了這本書,越看越是心驚。
這書哪里只是“產后護理”,簡直涵蓋了從種豬優選、飼料配比、疫病防治到規模化養殖管理的方方面面。
理念超前,論述精辟,配圖清晰直觀,很多方法是他這個外行都能感覺到其先進性的。
他打定主意,就把這書的來歷推給陳金生從香港弄來的“國外先進技術資料”。
一路輾轉,陳野終于按地址找到了歐陽老先生的家。
那是老城區一個帶著小院的平房,清靜,但略顯陳舊。
開門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目光銳利,身板挺直。
帶著幾分技術工作者特有的嚴謹和軍人般的硬朗氣質,想必就是歐陽軍偉了。
“歐陽老先生您好,我是昨天跟您通過電話的陳野。”陳野恭敬地問好。
歐陽軍偉打量了他一下,點點頭,側身讓他進屋:“進來吧。”
屋內陳設簡單卻整潔,最多的就是書,桌上還攤著些圖紙和筆記。
落座后,歐陽軍偉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題:“小陳同志,你的來意我清楚了。”
“但我有幾個問題,你之前接觸過養殖嗎?”
陳野實話實說:“沒有,我是獵戶出身,現在也做山貨生意。”
“那你了解大規模化養殖的投資風險、技術門檻和管理復雜度嗎?”
“了解一些,但認識肯定遠不如您深刻。”陳野態度誠懇。
歐陽軍偉皺起了眉頭,手指敲著桌面:“那你憑什么認為你能做成?就憑有港商投資和縣里的批文?”
“小伙子,搞養殖不是光有錢和膽子就夠的,這里面需要的是科學、是技術、是經驗!你幾乎是一竅不通!”
陳野并沒有被嚇住,反而更加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