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師兄.”
“你看到,剛才那位公子的出手動作了嗎?”
李清蕓喃喃的看著地上的三具尸體。
“沒,沒有.”
李泰此時也沒了疲懶之色,臉上只有劫后余生的慘白和慶幸。
還好,還好那位騎馬的前輩不是個嗜殺的,不然他們倆的小命怕也是不保了。
仿佛想到了什么,李泰連忙上前,從三個劫修身上翻找一番,隨后說道:“師妹,那位前輩忘了把這三個劫修身上的東西拿走,我們快給前輩送去。”
李清蕓愣了愣,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李泰抓著追趕上去。
安州,理縣。
縣城前,守城的衛士剛要收取江生的入城費,就見旁邊閃出一人:“我來替前輩支付。”
江生眼都沒抬,翻云駒馱著江生就進了縣城。
而李泰則拉著李清蕓緊隨其后。
“你二人跟著我作甚?”江生問道。
聽到那清冷的聲音,李清蕓的心沒來由的一顫。
而李泰卻是眼前一亮,連忙說道:“前輩方才救下我們二人性命,在下自然要為前輩鞍前馬后。”
江生瞥了眼李泰:“我不需要你們鞍前馬后,莫要煩我便是知恩圖報了。”
看著江生走遠,李清蕓拉了拉李泰的手:“師兄,前輩不想我們打擾他。”
李泰看了眼李清蕓。
只見自己這位一心想要仗劍縱馬,行俠仗義的女俠師妹此時竟然面帶紅暈,垂首細聲,竟然有了幾分女兒家的柔美。
無奈的嘆了口氣,李泰說道:“我說師妹,媚盒拿榷耍愣宰酉胂耄庖宦返街6家嗌俟匕覆歡ㄑ贗徑嗌俳儺拮杪罰卸嗌倜髑拱導!
“若是跟著這位前輩,起碼一路能保個平安,你當師兄是為何要討好這位前輩?”
李清蕓聽了這才知道自己師兄的良苦用心,知道誤會了李泰后,李清蕓有些羞愧:“師兄,是我誤會你了。”
“算了,我們跟上吧。前輩不愿意我們打擾,那我們就遠遠跟著。”李泰又恢復了那疲懶模樣。
翌日,理縣外。
翻云駒馱著江生撒歡的在前面跑,李泰和李清蕓二人在后面遠遠的跟著。
翻云駒跑了一路,李泰和李清蕓二人就跟了一路。
直到傍晚,翻云駒停下吃草休息了,李泰和李清蕓才跟著停下休息。
第二日繼續啟程,翻云駒馱著江生在前面跑,李泰和李清蕓就在后面跟。
又是跟了一白天后,江生終于是問道:“你二人跟著我作甚?”
李泰上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前輩有所不知,雖說天下太平,但難免有人走上邪路,心懷不軌。”
“我們師兄妹二人雖然有心去鄭都參與那武舉,但礙于實力低微,恐怕難以抵達鄭都。”
“因此想跟在前輩后面,圖個安全。”
江生瞥了眼李泰和李清蕓:“誰說我要去鄭都了?”
李泰懵了:“前輩,不是要去鄭都?”
“可這條路,卻是通往鄭都的路啊。”
江生沉默片刻,掐指算了算之后,瞥了眼滿臉無辜的翻云駒:“罷了,去鄭都看一看也無妨。”
到了第三天清晨,李泰和李清蕓在前面帶路,翻云駒馱著江生在后面跟著。
李泰不僅引路,同時還將自己知道的一些風聞趣事說給江生聽。
這一路,倒是也遇到過一些零散的妖獸和幾伙劫修。
妖獸往往是遠遠瞅一眼,就匆忙躲開。
而劫修但凡有眼力見的,江生也就懶得搭理。
非要攔路的,江生也不介意送其輪回。
這樣一路下來,終是在年關之前,三人到了鄭都。
鄭都占地面積極大,城墻高百丈,寬數十丈,通體玄色,乃是用一塊塊靈材打造之后澆筑而成。
整個鄭都可容納數千萬生靈,一個鄭都的面積,就相當于一個郡府。
不僅城中有諸多坊市,河流,鄭都城外,還有大修士以其修為生生讓一條大河改道,形成鄭都的護城河。
橫跨大河的,是九條白玉飛橋,懸于大河之上,連接兩岸。
其城池高大巍峨,其上一面面鄭字大旗獵獵作響,一名名玄甲修士立于城上,威嚴萬分。
整個鄭都城池布局從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層層下來,暗合乾坤星象,氣勢磅礴。
玉橋飛渡,連接南北,其意統御萬邦,法相天地。
江生打量了半晌,點了點頭:“好一座鄭都。”
李泰和李清蕓也是看呆了眼,他們第一次看到這般宏偉壯麗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