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收集末日 > 第469章 劉備傳(二)

      第469章 劉備傳(二)

      ——公元176年——

      洛陽,一處豪華府邸的客房中。

      劉備正在端詳原本掛在自己脖子上一尊小小的木刻,白衣凈瓶,蓮臺楊柳,雖然看上去是普通的觀音菩薩,然而她卻沒有具體的面目,臉上除了少許起伏之外并未雕刻出五官來。

      “玄德,你……信佛?”背后傳來略顯驚訝的疑問。

      “家父信,”劉備答道:“他曾身患重病,痊愈后聲稱是被菩薩所救,故而讓所有親戚家人一同拜偈菩薩。”

      “嘖嘖……”背后之人不置可否,繞到劉備身側:“可菩薩為何沒有面目?”

      “因為木匠雕刻出面目后,父親總是叫著‘不及菩薩萬一’而令他們重雕,最終他們干脆不把面目雕出,結果父親反而滿意,”劉備偏頭看看這名身高體壯,還比自己年長的同學:“伯圭兄,先生有說什么時候歸來嗎?”

      “不曾,先生正忙著與其他大儒一起雕刻‘熹平石經’,讓我們自學——”“伯圭兄”叫著:“可我們已經‘自學’了近兩個月矣!”

      熹平四年(176年),劉備年十五,因已經將涿郡私塾中先生所教學問盡數掌握,遂在父母的支持下外出游學,因其漢室宗親的身份,再加容貌英俊,行事謙遜,氣質謙和,各地學者都愿意指點幾句,更有幾個明顯意動,打算收他為徒者。

      對此,劉備機敏地在他們開口之前便主動說出他“外出游學是為了令自己有資格向同為涿郡出身的當朝大儒盧植拜師”之語,令那些學者既放棄打算,又不傷面子,畢竟,如果他們當真提出收徒而又被劉備拒絕,不但顏面大失,劉備也會被扣上個“狂妄自大”的惡名。

      這種行為,雖然可能會因為虔誠向學而令盧植產生好感,但也有同樣的可能被盧植認為是在對他施加壓力,繼而勃然大怒拒絕收徒——所幸,是前者。

      盧植,字子干,聲如洪鐘,面目剛毅,文武雙全,其時,因文功而官至博士,卻因揚州九江有山越作亂,被拜為九江太守前往平亂,九江方平,廬江又亂,遂改任廬江太守。

      至班師回朝后,加官為議郎,又同蔡邕、鄭玄等名士一同修訂雕刻《熹平石經》,對于收下的兩名入室弟子,涿郡劉備和遼西公孫瓚,無意間便疏忽了一些。

      公孫瓚,字伯圭,來自遼西郡數代皆抵御烏桓和鮮卑入侵的公孫家,原本是仰慕文武雙全的盧植那“武”的部分而來,不料卻在“文”的方面被頻繁教導,雖然早入門墻,但即使是之前盧植前往揚州平亂,也并未帶上他。

      “伯圭兄勿急,我們既然成了‘入室弟子’,自然要比教導那些‘登堂弟子’更慎重。”劉備收起那菩薩像,勸道。

      登堂入室,雖然多用于形容對某些事物的掌握程度,但它本身是兩個形容師生關系的詞語,各指“于大堂中在固定的時日統一聽講”和“可以住在老師家中因材施教”這兩種狀況,一般的游學者獲得的指點都僅僅是“登堂”,而能夠“入室”者,即為正式拜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便是指這等情形。

      “我自然知之,先生對我倆和那些隨意聽聽的游學者完全不是一種態度,”公孫瓚搖著腦袋答道:“然而我如今已經二十歲,家鄉那些同輩的兄弟已經斬殺了不知多少異族,只有我寸功未立,心中十分不甘。”

      “那么,我陪伯圭兄去洛陽街市走走,權當散心?”劉備向他笑道。

      “你又要去‘沽名釣譽’?”公孫瓚斜眼看著劉備。

      “伯圭兄說笑了,”劉備表情不變:“做好事不留名,怎么能叫沽名釣譽呢?”

      ————

      洛陽東市。

      “——好的,現在釘上鉚釘,用繩索固定,再蓋上氈板!”

      “不愧是游俠大人!困擾了我們兩天的修理工作手到擒來!”

      “呵呵,修理馬廄這種小事,我就算閉著眼……”

      公孫瓚還想自夸兩句,一轉眼看到劉備面帶微笑站在馬廄邊上,于是悻悻住口走了過去。

      “你這家伙,不是要去替人尋找丟失的首飾嗎?”

      “普通百姓的首飾,僅僅是外表光鮮而已,幾乎不值什么錢,只要在附近偏僻的小巷尋找一番,便順利尋獲了,”劉備應道:“這只是簡單的推理,我的朋友。”

      “嘖……”公孫瓚皺眉打量劉備。

      比起還需要進行喬裝的自己,劉備僅僅只是換了件外衣,再改變一下表情和說話方式,就從一個溫和的莘莘學子變成了自信滿滿的游俠,到底哪邊才是真正的他,卻是無從判斷。

      而且,正如劉備之前所說,從各個酒家接到任務委托后,他只肯讓別人以“游俠”相稱,而類似這樣不愿意留下姓名的游俠也不少,故而沒有委托者感到奇怪,對雙方來說,只要能把委托順利達成即可。

      洛陽位于天子腳下,為了防止“俠以武犯禁”,各處酒家中所有的委托都不會涉及政治和軍事,至多會有“駐所人手不足,請游俠協助巡邏”這種程度的委托。

      而劉備所說的“散心”,便是以匿名身份接取一些位于洛陽城內,且需時不長,由百姓發布的委托。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