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哪個西岐滅了殷郊之后,本以為可火禱告上天,擇一吉日,兵進五關討伐無道帝辛。
不料,朝歌又派出了三山關總兵洪錦,率十萬大軍討伐西岐。
自然,剛打了勝仗的西岐眾將領,哪是絲毫也不把,洪錦這個人族將領給放在眼里。
殊不知,不但主帥洪錦身有左道之術,就連副將季康,在哪機緣巧合之下,也都會得一手術法。
所以嘛,西岐第一猛將南宮適,卻不知道這些。自告奮勇出城迎戰,一個不慎,就吃了個大虧。
若不是逃得夠快,救助及時,恐怕是連性命都給除脫了。
當南宮適說出戰陣的情況,就連鄧九公這個前三山關總兵,都不知哪個季康的情況。
見眾將領都是一副不解的樣子,鄧九公憤然說道:
“一個小小的季康,何足掛齒。老夫明日,就出陣去會上一會。”
“總之,不管哪朝歌將領的實力如何。我西岐眾將士,都得去見上一陣不是?”
鄧九公這番語,倒是眾將的真實想法。誰高誰低,還不得陣上見分曉么。
于是,眾將領商議了一番后,便各自散去。
……
次日一大早,就有巡城軍士,匆匆跑進相府。
“稟報丞相,大事不好。城外,又有朝歌大將,領著一彪軍馬挑戰呢。望丞相,早做決斷。”
姜子牙聞報,揮退士兵。來到銀安殿,擂鼓聚起眾將士。
早有老將鄧九公,閃身站了出來。
“稟丞相,末將愿往,斬將立功。”
姜子牙因事先,就已經商量好,準備派鄧九公出戰。何況,同為三山關中同僚,保不齊鄧九公會認識,前來挑戰的朝歌將領,哪也是說不清楚的。
于是,姜子牙叮囑了鄧九公幾句,
“老將軍保重。”
便讓鄧九公,領一彪軍馬出城迎敵。
果然,來到西岐城外,擺好陣勢,兩軍對圓。
鄧九公抬眼望去,只見對面將領,身高過丈,紅發黃面,持一支亮銀槍,看起來甚是威風。
鄧九公一瞧不要緊,這一瞧,反倒是樂了。認不得季康,但這個柏顯忠,卻是自己相熟之將。
“柏顯忠,這大商天下,已然盡歸我西岐圣主。枉你身為將領,卻不知天命所歸,民心所向。還不下馬,速速歸降,方能保得性命。”
柏顯忠一見西岐陣上,卻是老將鄧九公,也是相識之人,不禁笑道:
“鄧九公,你世受國恩,不思報國而投敵,是為不忠;你擅殺朝歌舊日同僚,是為不義。”
“你一個不忠不義之人,還有何面目,在本將面前逞口舌之勞也。”
鄧九公聞哪柏顯忠之,不禁心頭火起,催開坐下馬,掄起大刀,向著柏顯忠,殺了過去。
柏顯忠欺鄧九公年老力衰,不禁冷哼一聲,手持長槍,一拍坐下馬,迎了上去。
兩將槍,刀并舉,戰做一團。
二將各逞勇力,哪肯絲毫退讓。戰約二、三十合,哪個鄧九公卻絲毫不見疲態,反倒是越戰越勇;
柏顯忠雖是年輕,卻是戰陣經驗稍缺。被鄧九公一刀緊似一刀,殺得是膽顫心驚。
就在這時,陡聽得鄧九公一聲大喝,手起一刀,斬柏顯忠于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