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哪朝歌征西元帥,青龍關總兵張桂芳,緊閉營寨不出,以待朝中援兵。
不料,西岐丞相,統兵大帥姜子牙,率軍偷營。在龍須虎的巨石連擊之下,寨柵已然破損,碎了一地。
西岐將士見之,吶喊一聲,奮勇殺入。頓時,朝歌營中,亂做一堆。人喊馬嘶,四處亂逃。
朝歌營中,張桂芳麾下先行官風林,急忙之間,綽起手中狼牙棒,沖出營帳。
迎面便遇上了,西岐開國武成王黃飛虎之第四子,黃天祥。
想哪黃天祥,將門虎子,一支槍如舞梨花,似飄瑞雪。一見商營將領,哪肯放過。
舞動長槍,疾風暴雨般刺來。一來,是因為風林該當喪命于此;二來,是風林欺黃天祥年幼,不及提防。
所以,這個風林就連法術都未施出。就被黃天祥一槍刺中胸口,翻身落馬而亡。一點忠魂,也直奔封神臺而去。
恰巧,風林慘死。張桂芳偶一瞥之,大怒。
“賊子焉敢欺我天朝元帥,斬我先行之將。本帥,誓與汝等決一?雄。”
拍馬直奔黃天祥而來,天祥舉槍相迎。兩將俱是使槍之好手,一場大戰,甚是精彩。
見黃天祥戰張桂芳不下,從周營中,兩翼搶出數十將來,團團圍住了張桂芳廝殺。
伯達,伯適,仲突,仲忽,毛公遂,周公旦,呂公望,辛甲,辛免……,個個奮起神勇,欲擒殺朝歌大元帥。
不過,縱然是在廝殺之中。眾將領早已知張桂芳厲害,慣用邪術,“呼名奪將”拿人。
故此,眾將只是閉口殺伐,絕不會傻到自報姓名。再加上原先歸降西岐的晁田,晁雷兄弟,還在一旁勸降。
這可把張桂芳氣得啊,沖又沖不出去。況敵將眾多,自己法術又施展不得。
料知今日必不能幸免,張桂芳厲聲大罵:
“叛賊,不思忠君報國,留名青史。反倒是貪圖富貴,畏死降賊。爾等鼠輩,必將遺臭萬年也!”
罵到這里,張桂芳奮起一槍,蕩開多般兵器,面朝著朝歌方向,悲憤莫名。
“大王,末將不能殺賊報國,有負圣恩。今既被捉,唯有死,以報圣恩也。望大王勤修政事,任用賢才,則大商興起有望矣!”
說完,張桂芳倒轉槍頭。“噗嗤”一聲響,扎入自己胸中,當場氣絕而亡。—點英靈,自然飄向岐山封神臺中。
自破了朝歌大軍寨門,鄧嬋玉,龍須虎等各派弟子,就停止了廝殺。
都是有修為在身的各門派弟子,貿然殺傷普通人族,哪是有傷天和之事。遲早,會有因果顯化。
就算鄧嬋玉等未嘗出手,自張桂芳,風林二將身死。朝歌軍兵,早已崩潰,西岐軍馬大勝。
回到西岐城中,姜子牙令軍政有司,詳細記下各將領功勞,不得有所遺漏。以便日后,作為封賞之用。
自然,論及功勞大小,眾將領皆不及鄧嬋玉,龍須虎也。
周紀等將,也都從朝歌軍營中救出。眾將領齊聚,歡聲雷動,好不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