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業務的工程師除去在項目上出差的,總部還剩下二十多個人。
會議室坐滿,阮流蘇和唐聞洲圍坐在后排。
春節過后,先過項目。
對著投放屏,大致工作都過了一遍,斯見微臉上帶著點戾氣,但他工作時眼神一直都是這樣銳利:
“阮流蘇和唐聞洲坐過來。”
斯見微指著自己正對面的位置,將激光筆遞給二人:
“我們現在對各個風場做過的檢測方案二位已經看過了,我相信你們現在對公司眼下的技術應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我對你們機械工程師日常要做什么技術分析是不太明白的,二位能否結合起來解釋?”
這問題問出來,旁邊的梁格就倒吸一口涼氣。
如果是真的需要技術交流,斯見微大可以私下找兩人談,而不是在科室公開會議上,直接出考題。
斯見微實際是在探底。
在司內,他們都是工程師,但智源并沒有完全把技術和銷售分開,作為技術支持,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更要面對客戶的刁難。
這是在考驗兩人的臨場應變。
阮流蘇愣了一下,斯見微先看向的是她,代表先讓她發表看法。
阮流蘇已經不是當年剛畢業時那個連給未來領導打電話都會緊張的女孩了,她頓了幾秒,以前在國企做技術交流和主持的經驗早就把她的臨場反應能力訓練出來。
她說話時坐姿端正,帶著恰到好處的自信和魄力:
“我看到目前我們的分析報告里的,尤其是測試報告,分析內容過于單一,而風力發電機實際運行過程中,天氣,風向,甚至各類大部件都有可能引發故障或者能效降低,但各個風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面臨的問題差異很大,而在傳統機械診斷報告里,我們通過計算,是有一套嚴格的規范要求的,我覺得應該要把兩者結合來看,關于振動和聲紋這一部分,我需要補充一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