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榮的事情楊東旭沒再過問,因為在成王市新來的市長上門拜訪,并且兩個人敲定了三百萬的中藥試點種植之后,結果已經不需要操心就會有人給收拾的漂漂亮亮的。
而至于外面會不傳他拿錢壓人。他根本不在乎,要是怕別人說閑話那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因為無論什么時候都少不了嘴碎的人。
再說投資中藥種植這是楊東旭一開始就想好的事情。現在有錢了你要是說不給家鄉做點貢獻吧,先不管別人怎么說,自己心里也有點不在。
剛巧孫半仙要興旺中醫,楊東旭也想做這件事情。而想要興旺中醫野生中藥都挖光了也是不夠用的,所以推廣中藥種植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而成王市和亳州市臨近,甚至楊家村這邊距離亳州市的焦縣比距離成王市還近。亳州又是華佗故里,自古就是中國中藥之都。種植中藥那是要技術有技術要基礎有基礎的。
只要監控做到位,別弄得假藥橫行壞了名聲。弄中藥種植絕對比投資工廠高科技什么的靠譜多了。
而這個新上任的市長顯然是個辦事實兒的人,也有自己的眼界。知道想要在一個農業大市發展工業有根本沒基礎,除非能像淮南那邊一樣發現大型煤礦,否則想要出政績必須要從農民身上想辦法。
所以這個推廣中藥種植,并且提前簽訂收購合同萬無一失的合作,對他來說簡直是太合適不過了。
畢竟有了中藥種植,那投資一個藥廠的事情還會遠嗎?到時候他不提,估計這個叫楊東旭的都會說出來再投資一個藥廠的。
而他這剛上任沒幾個月,先是有了中藥種植的大單,又有了藥廠的未來。只要自己不出事兒穩上幾年,把這兩件事兒做的漂漂亮亮升遷自然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所以一時間對于這個楊東旭他是印象大好。
楊東旭也感覺市里新來的這個父母官也很實在,做事比那些好大喜功的靠譜多了。因此兩個人可以說是賓主盡歡。
從家里回燕京的時候,已經是快要正月20了,學校正月十六就開學了。所以既然已經開始缺課了,那就多缺幾天好了,先把燕京這邊的事情處理好。
“你把老爺子的衣服還有平常喜歡的東西收拾一下,過段時間找人送到我家去。”回到四合院楊東旭交代了崔媽一聲。
和他想的差不多,在農村感覺更自在,沒事兒還能去釣釣魚尷尬農活,和村里老人插插馬,或者去幫著喂喂豬的玄老頭。的確覺得農村好不愿意回來了。有自己父母照顧著他,楊東旭自然也沒有不放心,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好的,我知道了。今天晚上吃什么?”崔媽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別的不送過去,那個茶壺肯定要送過去的,那可是老爺子的最喜歡的物件。
“你問我姐吧,對了這幾天家里要宴請客人,你和花嬸準備一下。要是人手不夠或者缺什么東西,給楊家宴那邊去電話,讓他們送到家里來。”楊東旭吩咐道。
人情往來靠的是走動,來天慶等人大老遠的去他老家參加老姐的回門宴請,他回到燕京之后怎么也要請他們吃頓飯。而這個飯去楊家宴的話顯然有點失禮,在家里宴請最為合適。
“好的,什么時候?我先擬定菜單給您過目。”四合院這邊雖然從來沒有宴請過太多的賓客,但這些事情崔媽顯然是門清的。
“兩天后。至于菜單一半是北方人,一半是香港人,你看著擬定菜單吧,有什么不確定的照楊家宴的大廚問問,這個我也沒啥分寸的菜單就不看了。”楊東旭擺了擺手。
“好的,少爺。”崔媽點了點頭。
交代完事情楊東旭去了書房,此時周雅正在書房處理文件。因為虹影結婚的事情,他在楊家村那邊耽擱好幾天的事情,現在有一大堆的文件需要處理。
接過楊東旭泡好的茶喝了一口,“香港房地產那邊你準備什么時候放手,那邊積壓的資金可不少了。”
“怎么,咱們資金鏈緊張了嗎?”
“緊張是肯定的,到處投資哪有不缺錢的?不過軟銀那邊吸收了不少投資款,加上咱們投資的項目基本都在盈利信譽慢慢也出來了,所以資金上的壓力不是很大。不過香港那邊的房地產我覺得越來越像海南了崩盤是遲早的事情。”周雅身體向后倒了倒把頭枕在楊東旭胸膛上,方便他給自己按肩膀。
“崩是肯定會崩的,不過到時候虧的不能只是香港人,最后讓國內去一點點收拾爛攤子。那些香蕉人能留住一個是一個,讓他們知道咱們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