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沒人吵自己,楊東旭自然更加集中精力做自己的數學題,至于讓別的學生激動的和美國學生交流的事情,他還真的不是裝清高,而是真的沒什么興趣。
自從八幾年上層政策逐漸放開之后,國內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留學潮,不過一開始留學的對象自然不是美國,而是北邊的老大哥蘇聯那邊,甚至日本那邊都有一些,反而美國要少很多。
也就是最近幾年蘇聯那邊問題不斷,日本那邊的留學不溫不火,于是去美國留學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現在留學生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是國家派遣的,也就是篩選出來一些好苗子國家出錢到外面學技術,等到畢業之后讓他們回來報效祖國。
可惜愿望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這些外出的留學生,尤其是那些頂尖能夠取得成就的留學生基本上一大半都留在了國外不愿意回來。
即便祖國生他,養了他,甚至拿錢給他留學。可當自己有成績的時候他們卻有些嫌棄這個貧窮的‘母親’,留在國外享受資本主義所謂的高端生活去了。
這樣的事情從第一批留學生開始就屢見不鮮,近些年每年不鬧一次留學生不愿意回國的事情,好像什么事情缺少重要一環一樣。
可即便是這樣,即便是外匯儲備依然少的可憐,國家還是不遺余力的繼續派遣留學生出去,他們也清楚哪怕采用各種措施,這些留學生出去之后肯定有不愿意回國的,但這樣的事情依然要做。
沒辦法啊!
這些年因為上層對外政策的微調,外界對中國的封鎖有些松動,但在一些關鍵領域,一些有利于中國發展的領域,技術封鎖,人才封鎖就好像萬年寒冰一樣,只有越來越嚴酷,從來沒有松動的跡象。
所以別說派遣出來的留學生有的人學成之后不愿意回國,就算派出去十個人有八個不愿意回國,能回來兩個對嚴重缺乏高端人才的中國來說都是寶貝。
因此哪怕十分清楚自己拿出什么多錢來供對方讀書學習,最后可能養出來不少的白眼狼,但國家卻不得不繼續這么做。
而留學這件事情從一政策松動國家派遣第一批留學生開始,就成了一種最牛掰的風氣。
偏遠地方的孩子以考上清華北大為榮,而清華北大的學生以能出國留學為榮。正所謂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因此美國這些來做交流的學生,那一出場就比中國學生高出一個檔次。每個接待的學校都是當政治任務在抓。
而這學生代表,更是可以和高大上的美國中學生近距離交流的通行證,獲得代表資格的學生絕對讓其他同學嫉妒的不要不要的。
可......這和自己有毛關系。
出國留學對于其他人來說或許是高大上而且困難的事情,而對楊東旭來說僅僅是愿意不愿意的事情。
所以對于這個代表她還真的不稀罕,而對于美國留學生......拜托,在后世的深圳的大街上外國人是一抓一大把好不好,這個有什么好奇的?
再說對于這種什么都感覺外國的好,美國學生比其他學生都要厲害的社會風氣,楊東旭一向都是眼不見為凈的,這次還讓他往上湊,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所以管他什么代表,什么美國中學生,想辦法怎么在考試的時候拿高分給自己干爺爺一個滿意的交代,才是他需要頭疼的,其他的愛咋滴咋滴。
中午楊東旭照常沒在學校吃飯,準確的來說他從來沒在學校食堂吃飯,連路怎么走都不知道。一放學就直接跑出了學校坐公交車去找武雪。
只要是上學,或者說只要是在燕京,楊東旭基本上都會抽時間和武雪一起吃吃飯飯逛逛街什么的,不是在談戀愛。
而是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楊東旭基本上沒有什么同齡的朋友,關系比其他人親密一些而已。
“胖子呢?”看到只有武雪一個人,楊東旭不由得問道。
每次的聚會胖子郭富田都是雷打不動的成員之一,主要是楊東旭一回來只要一起吃飯就是下館子,這對一直在吃上面入坑之后從來沒想過出來的胖子而,無疑是一個攆都攆不走的大吃一頓的機會不來才怪。
“胖子是他們學校這次交流生的代表,在學校做聯系呢。”
“交流生?”楊東旭眉頭挑了一下,不想理會對方冤魂一樣陰魂不散的。
“這次交流生場地可是放在你們學校的,你不知道?”武雪呼扇著大眼睛看著楊東旭。
“知道,老師還讓我做代表呢,被我拒絕了。”
“為什么?”武雪一臉的驚訝:“你傻啊,這樣的機會都不知道把握,那可是美國的留學生,我本來想要個代表的,可這次代表名額都被高三拿去的,低年級的沒有。”
說道這里武雪漂亮的小臉蛋上一臉的失望。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