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說的是真的?娘,你真厲害!”趙怡十分捧場,海豹式鼓掌,“那我明天能不能就帶娘新種出來的稻谷去學堂?”
“當然,”趙或道,“不過你得親自下田去,不許讓人幫忙,而且也不能說這新稻種的產量有四十斗。”
“四十斗?!”趙怡驚呼,“我記得有個同窗說,她家的地一畝只能收二十斗,還是良田,咱家的直接翻了一倍!”
“這么多?”謝拂也驚了,賀叢淵先前還說最近幾年的稅收一年不如一年,若是這翻了一倍產量的稻谷推廣開來
趙或頷首,他生得儒雅,笑起來讓人覺得如沐春風,“昨日收了半畝,共得了二十斗,只取了兩斗出來,其余十八斗還在倉庫里,準備留作糧種。”
“娘,我要去親眼看看!”趙怡晃著杜凌霜的手臂。
“好,”杜凌霜拍拍她的手,“正好還有半畝沒收,午后就帶你去。”
說著,她看向謝拂,“莊子就在城外不遠,謝夫人可要一同去瞧瞧?”
謝拂下午也無事,便應了下來。
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看到又是一回事。
佃戶們干勁十足,風吹日曬下形成的皺紋仿佛都帶著喜悅。
要交的稅和租子都是固定的產量高了,他們就能多給自己留一些。
他們收的不僅是種子,也是希望。
看到這一幕,謝拂覺得她來的這一趟有了意義。
午飯時趙或與杜凌霜夫婦一唱一喝她就有所察覺,想往上爬不是什么壞事,而且他們都是純良之人,憑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向上走更沒有錯,更何況杜凌霜還是母親生前的好友。
她現在又有這個能力,也就順水推舟了。
在十幾人的幫助下,這半畝地不過半個時辰就收完了,打成了谷粒,有二十二斗。
加上昨日的二十斗,一共就是四十二斗!
杜凌霜和佃戶們一樣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