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吳舟只知道吳宇做的是電商,就以為是淘寶的那種。
但是當吳宇和他介紹的時候,才知道。
吳宇做的并不是淘寶。
又或者說其實是阿里旗下的自營電商業務,和淘寶不同的是。
阿里的自營電商,需要的是商家入駐,需要將產品送到他們的倉庫。
需要開正規的發票給平臺。
換個說法就是阿里自己的“京東”。
這個平臺才啟動到現在不到三年。
還處于大規模招商階段,而且怎么說了,阿里的天貓業務發展得很好,所以天貓超市其實并不是阿里的重點項目。
但哪怕不是重點項目,阿里當下的流量太大了,稍微流出一點來,對于才成立的阿里這個自營平臺來說,都是巨量的增長。
所以這個項目,很好做...
按吳宇自己的說法就是,12年的時候,那時候天貓超市還非常的簡單,只要是申請就能去做。
然后他就稀里糊涂地去做了。
剛開始的時候,天貓超市這個平臺,他也就當做是賺一點零花錢而已。
只上架了3個產品。
運營了2個月之后,賣了8千多塊錢,利潤2000塊錢。
一個產品的利潤還不到一千...
但是省心啊。
吳宇看到了機會。
上了3個產品,就能賺2千。
那上30個產品,不就能賺2w了。
然后吳宇將自己的全部家當的一半,全投了進去...
訂貨,送貨,上架了15個產品。
又兩個月后。
吳宇在這個平臺上的單月營收已經突破到了6w多...有3個產品意外的賣的還不錯,單就那三個產品1個月就賣了2w多..
而他全月的利潤也達到了2w+
這一次,他將全部家當都投了進去,這時候的他已經會了一些運營工作....因為群里的商家越來越多了,競爭也漸漸的起來了,不過依舊還是有很多活動資源,小二都收不滿產品!!!
就這樣,一點一點的..
吳宇從一個月賺幾千,到2萬,一直到雙十一的時候,業績爆發,他一個月甚至賺到了5w塊錢,當然,雙十一這種大促時間是不可復制的。
每個月營收也有一定的起伏,但總的來說,還是一直處于斜線增長狀態。
只一年時間,在13年初的時候,他那一年的收入,就夠了房子首付!
.....
吳舟上車了。
吳宇回去了。
坐在出租車后座上的吳舟,直接閉上了眼睛。
他在思考吳宇說的那些話!
在決定從中介離職之前,吳舟就已經想好了,接下來的工作是什么。
電子商務。
自己的大學專業。
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覺得這個行業沒什么前途,老師教的都是些什么鬼東西。
和實際一點關系也沒有。
大學四年學了,也和沒學的人沒什么區別,那自己就不要去丟臉了。
所以他選擇了一個和大學專業完全不相干的“中介行業”。
但工作了這半年之后。
從職場中,在系統的幫助下,他不僅僅初步了解了職場,積累了一定的本金,同時也學會了思考和觀察!
日常生活中,他看到了阿里雙十一的數據,在如此高的基礎上居然還能實現翻倍的增長,然后他去查詢了一下才發現,當下阿里的用戶也不過才1億多一些而已。
但整個華夏有多少人?接近14億。
哪怕是把那些老人孩子排除掉,那也剩下大概7億適齡用戶。
這七個億就是電商未來的增長空間。
而且隨著那些小孩子逐漸的長大...老人逐漸地離開。
但每一年還會繼續新增2千多萬可能的“電商消費用戶”。
而總之,這是一個很好的行業!
增長空間足夠大,而且也具有“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