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父,如琢留在錢塘明察暗訪的探子,方才傳了信過來,說是錢塘那邊,又有動作。”
“白知府已秘密征召民夫,暗中修繕蕭山壩,勢必要將北岸潮災時掘開的口子重新堵住,以防百姓悠悠之口。”
諸多工匠齊心協力,想來,用不了多少時日,那蕭山壩便能恢復如初。
宋玨氣惱道:“咱們手上還有公輸子這人證,縱然舅父能抹去蕭山壩上人為損毀的痕跡,待父親的奏折一到,陛下也必將下令嚴查,屆時,看他還能如何遮掩!”
謝如琢卻搖頭道:“四公子想得卻是有些簡單了。”
見宋府眾人面露不解之色,他也不賣關子,沉聲道:“錢塘織造,是丞相大人極力舉薦。”
宋璃恍然大悟。
怪不得白知府與錢塘織造,行事如此囂張,有恃無恐。
丞相,身為百官之長,有輔佐天子,總理百政之能。
各地官員所上的奏疏,勢必要先經由丞相過目后,方才呈送至御前。
當朝丞相,乃秦貴妃之父,貴妃鳳儀萬千,雍容華貴,美艷不可方物,深得盛寵。
去歲,內務府進獻的點翠中,唯有一對鳳頭步搖,也被陛下賞賜給了貴妃添妝,一時間,貴妃于后宮之中,風頭無兩,秦相在前朝,亦是深得重用,如魚得水。
白知府既同錢塘織造交好,自然也借了東風,得秦相庇護。
宋父這訴說冤情的彈劾折子,想來,是決計送不到天子御前的。
“豈有此理,啟朝之大,政通人和,豈能容他小小一介知府,只手遮天?”
宋父義憤填膺,并不肯善罷甘休,勢要討回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