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錢塘時,斗百草,射粉團時,宋璃也是曾見過謝如琢的射藝的,弓開滿月,箭箭命中靶心,確是堪稱不凡。
只是,現下橫亙在他背上那道傷,自腰際,幾近至左肩,若是再要彎弓勾弦,著實不便。
應對潮災所需的救生品,價值不菲,兌換后,宋璃好不容易攢下的那些積分,所剩已然不多。
宋璃咬了咬牙,終究還是狠狠心,又花費1000積分,兌換了一張諸葛連弩圖紙。
大啟朝已有簡易的弩機,上弦時,先將望山向后拉,將懸刀與勾心組合,再將弩弦掛于牙上,發射時,只需扣動懸刀,弩箭即可應聲而出,威力比之尋常弓箭,更勝數倍。
只是,這弩機上弦之時,卻仍需極大的力氣,以謝如琢這抱病之軀,顯然力有未逮。
而諸葛連弩,則取消了復雜的弩機,只保留箭匣,弩臂與連桿,整體構造更為簡單。
使用時,亦不必手動上弦,只消將連桿向前推,弩弦便會自動落入和弩臂的凹糟中勾住。
隨即,再輕輕拉動連桿,將弩弦一并拉起,接近弩臂末端時,弩弦又會因為觸及連桿彈出,順勢發射弩箭。
更巧妙之處在于,箭匣中,可預先裝入十支弩箭,下方的弩箭射出后,箭匣中的箭會自動落入裝填,以此實現連發。
連桿采用杠桿原理,極大地節省了體力,縱然謝如琢礙于傷勢,左臂不便發力,要獵上幾只兔子,卻也是易如反掌。
公輸婉兒反復端詳著宋璃遞來的圖紙,面上不覺微微露出訝異之色。
若說先前,宋璃請她改良織機,設計復雜織錦所用的花樓機,還算尋常,現下,這位養尊處優,嬌滴滴的官家小姐,竟對軍用武器,亦有見地,便著實是令她大開眼界了。
公輸婉兒聚精會神,總算聽宋璃講明白了這諸葛連弩的原理,心下驚嘆,贊不絕口。
她領命而去,這連弩構造簡單,制作起來,并不甚難,不多時,宋璃便將一只小巧的弩機,獻寶一般捧到謝如琢面前。
“謝如琢,你瞧!”